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635阅读
  • 19回复

CCTV艺术人生栏目紧急招募热心观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岁寒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3-10
主题是歌剧《江姐》,编剧阎肃老师、作曲羊鸣、姜春阳老师和几代演员(忘了都有谁了,只记住了孙少兰老师和铁金一定会去,金曼去不了)都将莅临现场。节目明天下午4:00左右在央视录制。有兴趣参与的朋友请在今晚联系我!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03-10
我有兴趣!去不了!
离线我是青年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03-10
我也想去……
把他们铭记在心~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03-10
唉,他们这次的时间安排紧张得……据说是因为主持人朱军在开两会,时间非常难找,不知道为嘛不能换个主持人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3-10
额...可惜我在遥远的上海...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3-10
时间未免太紧了。岁岁要去的吧?
~~追~~
离线铿尔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3-10
我也想去啊!
望断云天暮与朝,双星聚首叹今宵。情深每笑银河浅,心近毋愁白馆遥。一曲囚歌明志洁,千针文绣喻松骄。丹心矢志长相守,乌鹊何须更筑桥。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3-10
引用第5楼苗溪于2010-03-10 21:17发表的  :
时间未免太紧了。岁岁要去的吧?

太远了,再说家里也离不开我,不能去了。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3-23
转 博 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4bd4760100i19z.html
江姐如何从历史走进我们心中(2010-03-14 17:26:38)转载标签:文化  




                                  江姐如何从历史走向我们心中

                                                     ——《艺术人生》亲历记

“春到人间草木知”。三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但杨柳枝头已透露春的信息。

11日有朋友送票,邀请到中央电视台演播厅观看是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本期主题:歌剧江姐的主创人员和“五代江姐”同台讲述江姐。

16时许,大家熟悉的那个“黑小子”(冯巩语)朱军款款上场。紧接着歌剧江姐的主创人员:阎肃、江春阳(音)、杨明(音)、被请上台。

                                     “先有阎肃后有江姐”

上世纪60年代初,空政歌舞团阎肃、江春阳、杨明等人搞出了歌剧“刘四姐”。团里给了100元奖金。三人在东来顺“牙祭”,江说:“别光刘四姐了。咱们在高个别的剧目吧。”

阎肃接话:“我最近看了一本小说《红岩》。其中有个人物江姐非常感人”

于是三人商定再以江姐为人物原型搞个歌剧。

恰逢阎肃修探亲假。20天的假期,阎肃在床上爬了18天,拿出初稿。

(数到此,朱军问阎老师:“写江姐,最打动你的、最震撼你内心的是什么?”阎老师答:“有三点:一是她看到丈夫的人头被挂在城门上,她没有倒下;二是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以向全世界宣布了,她还在敌人的牢房里;三是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新中国啥样她不知道,凭着想想在那里绣红旗”)

此时,观众本应报以阎肃掌声,但全场却一片静寂。大概心都沉下去了。

                  “红梅原为别人开”

“红颜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这首脍炙人口的《红梅赞》原来不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江姐》的主题歌原是《江边水手歌》:“行船长江里,哪怕风和浪……”。当把这首歌给“空正文工团”领导汇报时,领导说:“这不像是给个女的唱的。是唱给男的听得”。大家讨论此事,阎肃说:“我最近给上海写了一组《红梅组歌》,我念给大家听听”。他一念,马上得到大家认可。就这样,“红梅”代替了“水手”。




      阎肃“巧抗毛主席”

歌剧《江姐》拍出来后毛主席看了。当毛主席看到剧终江姐被敌人枪毙,眼睛沁出泪花,说:“这么好的个人怎么就死了呢?沈醉不是被抓住了吗?解放军也打进去了嘛!”毛主席要求改剧本。当时空军的领导催着改剧本。编剧严肃却“无动于衷”:“明明是死了嘛!小说《红岩》上死了,电影上也死了,曾么能再活过来呢?”那个时候谁敢“对抗”毛主席?阎肃老师就来了个两相兼顾的“聪明办法”:江姐被敌人押走,“不知所终”,反正没有“枪毙”的场面。

朱军:“羽化了。”

                                      “二代江姐”最“可人”

歌剧《江姐》从1964年“与朱军同年诞生”,演至今天,五次复排,共有四位演员饰演江姐。今天,她们都走进“艺术人生”:第一代贾老师、二代孙少兰、三代、四代铁晶(音)、五代王立(音)。

朱军让主创人员评论这“五代”演员的风格,阎肃老师说:“各有千秋”。

虽“各有千秋”,但观众却“情有独钟”。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不同眼光”。比如我们“50后”,就对“二代孙少兰”“感情依旧”。

在我们“50后”青年时期,正是我辈读《红岩》的时期,也正是孙老师的“江姐”盛演时期。“书、剧结合”,。影响最深。此其一也。二,去年我的标准看,孙老师醉“符合”《红岩》中江姐的形象:孤松挺拔,短发齐耳,姿态优美,衣裙“入时”。四十多年过去了,站在今日《艺术人生》舞台上的“二代江姐”依然光彩照人。

                                     “一个民族要崇尚英雄”

朱军问几位“江姐”:“从感情上讲,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再去认知江姐,感情上有何变化?”

“一代江姐”演员贾老师:“没变化。”

“二代”孙少兰老师:“一个国家没有英雄是耻辱的。学英雄,做英雄。江姐外柔内刚,对革命,对丈夫,都很忠贞。演江姐很过瘾……别人说我性格开朗,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不称心的事,单一想到江姐命都没了,贡献给新中国了,我们还争什么?”

此时阎肃老师插话:“我在俄罗斯,在红场上经常看到有老军人胸前挂满胸章,有许多孩子去给他们献花。一个民族,要造成崇尚英雄的风气,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江姐。王立。八零后

朱军问“第五代江姐”、“八零后”王立:“你是演江姐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王立答:“我觉着江姐和我们八零后没代沟……她的大气、大情大爱……找到情和爱就找到了演江姐的魂。我觉得江姐是“外刚内柔”。她首先是个女人,具有女人的柔情。但革命又需要她刚强,刚柔并进”。

朱军又问:“江姐抬头看了挂在城头上的丈夫的人头,坚强地走开。你们八零后怎么理解?”

王立答:“我们也许做不到。但是,如果回到当时那个环境里。我想我们八零后也有不少做得到”

最后,“蓝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上台和“五代江姐”及剧组主创人员同声歌唱“红岩上红梅开……”。八旬老翁与三岁幼儿发出一个声音:江姐精神万岁!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3-31
视频CCTV艺术人生   亲历经典 歌剧《江姐》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70046428642888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4-02
在四位“江姐”中我最喜欢孙少兰老师,
不知为什么第三代“江姐”金曼没来。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4-02
金曼因为自己工作的关系,抽不出时间来参加节目。她早就退伍了,早不是空政的人了。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难忘当年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4-02
应该提及金曼(给了一个剧照和一个清唱剧镜头),毕竟是第三代的代表。

另外,也应该提及万馥香(只提到一句:“她过世了”)。

记得90年代初北京电视台有一个专访节目,万老师谈了很多,她性格很活泼的,特别谈到演出受到毛主席接见,她很激动和哽咽。万老师是第一代的代表之一,特别在表演、形体和舞台人物的造型上,对于塑造好江姐的形象是有很大贡献的。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4-03
金曼是早就退伍了,但第一代“江姐”蒋祖缋已年近80,并移居国外许多年,这次来参加节目录制,机会真的很难得,而第三代“江姐”金曼没来,五代“江姐”没能聚齐,非常遗憾......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4-03
提及万馥香,想起91年在央视的”纪念建党七十周年”文艺晚会上,万馥香、杨维忠 、金曼
三人合唱“红梅赞”时,万馥香还挺胖,但在之后的一次歌手大奖赛中,作为评委的她却消瘦了许多,再后来就传出她去世的消息。可惜,她走的太早了。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4-03
我也是对孙少兰那版江姐印象特别深刻。
离线难忘当年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4-03
77年复排,孙少兰先调剧组,比赵冬兰要早。我在空军学院礼堂看的。个人觉得:孙表演稍好,而赵声音要好,比较圆润自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比较多播的是赵的。孙在解放军报、赵在人民戏剧都发过文并为华国锋等人演唱过,赵还当选了人大代表。

那时的唱词也不一样。例如“一颗心儿忠于党”而不是“红心”。赵在处理“我亲爱的战友”时用了喷口强调,至今我都感那样处理很好。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4-04
当年更喜欢赵冬兰,记得赵是A角;孙是B角,但不知为什么现在一提到第二代“江姐”却很少提到赵冬兰,还有金曼此次未到现场令人遗憾。这应该与还是不是空政的人没关系吧?
离线难忘当年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04-04
引用第18楼五月花于2010-04-04 19:21发表的  :
当年更喜欢赵冬兰,记得赵是A角;孙是B角,但不知为什么现在一提到第二代“江姐”却很少提到赵冬兰,还有金曼此次未到现场令人遗憾。这应该与还是不是空政的人没关系吧?



不,孙是一组,她是先演的,我在家看的电视。而赵要稍晚到剧组,后来在空军大院演过。赵在上中学时就是少年宫合唱团有名的“金嗓子”,后来参军到空军。黄老寿康觉得好就调过来。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04-05
引用第18楼五月花于2010-04-04 19:21发表的  :
当年更喜欢赵冬兰,记得赵是A角;孙是B角,但不知为什么现在一提到第二代“江姐”却很少提到赵冬兰,还有金曼此次未到现场令人遗憾。这应该与还是不是空政的人没关系吧?


节目编导跟我联系的时候,我问她赵冬兰来不来,她貌似不大清楚有这个演员,汗。当然也不能怪编导,赵专业去了上海,估计跟北京这边联系就不那么多了。
金曼没来应该与不是空政的人无关,因为编导电话里一再跟我说金曼因在外地工作无法脱身,他们也觉得很遗憾。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