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3631阅读
  • 68回复

[原创] 程季华先生(陈然烈士入党介绍人)访谈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08-12-30
陈昊没听说过,百度了一下他的图片,确实蛮像的。
~~追~~
离线晨星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09-11-27
感谢姐姐!一直想得到更多有关陈然烈士的介绍,坐下来认真看。。
破晓之时,霞光万道……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10-08-20
《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辗转始末

原载 三峡晚报 2010.7.2  第14版“三峡风”





    荆楚网消息 (三峡晚报) 张帮寸
宜昌抗战剧团暨孩子演剧队全体合影。摄于1938年秋



http://sxwb.cnhubei.com/HTML/sxwb/20100702/sxwb1114267.html

看这篇文章,纪念册原件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宜昌党史办的是复制品。

    《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是一本图文并茂、十分珍贵的文史资料,有“中国抗战第一册”美称。纪念册用照片和文字按时间顺序真实地记录了宜昌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战剧团工作。

    图文并茂真实记录抗战岁月

    宜昌抗战剧团先后由中共宜昌特支、中共宜昌区工委、中共宜昌中心县委、中共湘鄂西区党委领导,其负责人是钱瑛、王致中、孙世实、何功伟及高山(徐远)等同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刊有10万多字报刊剪贴、140多幅纪实图片,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那一段气壮山河的岁月。宜昌抗战剧团成员、现年89岁的离休干部肖志秀肖老介绍,冷善远(钟纪明)当时是宜昌《国民日报》、《工商日报》等报刊的撰稿人,其公开身份是英怡和洋行的高级职员,现存的照片多为钟纪明拍摄。
    纪念册上同时剪贴编辑了那个时代各种报刊对抗战剧团抗日活动的报道与宣传,保存了冷善远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宣传抗日的大量文章诗歌,留下了中国文化名人对抗战剧团战斗精神赞誉的题字。知名教育家陶行知途经宜昌时为剧团题了词:“抗战剧团,艺壮山河”。老舍先生看了抗战剧团的演出,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万县各界人士给予宜昌抗战剧团“创万县话剧新纪元”的高度评价。
    纪念册记录了发生在宜昌地区的抗日宣传大事:第一次在城区公演的《突击》;在三斗坪为前线将士演出的短剧《放下你的鞭子》;在万县演出话剧《凤凰城》;还有陈然与梁容、程季华(程翰)、肖志秀、郭自铭等5人,奔赴沙洋抗日前线抢救孤儿难童情景;抗战剧团征集致抗日前线的慰问信,街头征募寒衣的情景;钟纪明以笔名“艾绥”署名在宜昌《工商日报》上发表的《鲁迅先生和全民抗战》;钟纪明在10月的《工商日报》上逐日连载的《宜昌剧运史略》一文。

    命途多舛“文革”期间险些被焚

    1940年底,抗战剧团撤到重庆后,陈沫潮、冷善远、简化生三人奉中共南方局之命,赴延安学习,他们再也不可能带着这本纪念册沿途奔波。因陈沫潮是重庆人,三人一合计,便委托他请当地人保存。冷善远、简化生先去延安,陈沫潮因受周恩来同志派遣率赈抚工作队一行14人去抗战时期湖北省政府所在地——恩施开展工作,行前,陈沫潮把纪念册托付给朱挹清(陈沫潮妻兄)。朱挹清是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后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教授。
    当时,由于地下工作飘忽不定,朱挹清为了妥善保管这份特别的珍品,将纪念册送回四川丰都县城居住的母亲刘正南那里 (陈沫潮的丈母娘)。为了逃避国民党当局的搜查,刘正南装扮成农妇,把纪念册送到长江对岸深山——汇南乡双庙村娘家,密封包好藏在一棵桂花树下。
    1949年7月宜昌解放后,陈沫潮和一道来宜的原宜昌抗战剧团导演陈穆夫妇,回到他曾经战斗过的这座城市工作。1956年夏审干结束后,组织上对陈沫潮历史问题作了结论。重新工作后的陈沫潮回忆抗战剧团的历史,自然想起硝烟弥漫中留下来的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他写信问询妻兄朱挹清。朱挹清劳驾其母从深山乡里取回《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并送到宜昌。这样,纪念册又回到了中共宜昌抗战剧团支部首任书记陈沫潮手里。陈沫潮的长子朱泽友:“纪念册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正是在纪念册的鼓舞下一天天长大。”
    1963年,当年宜昌抗战剧团团员程翰已更名程季华,时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得知纪念册在宜昌陈沫潮手里,便准备出版,陈沫潮得知后,毫无保留地把纪念册交给了程季华。
    天有不测风云,出版工作还未来得及展开,1966年“文革”爆发,程季华因他主编的 《中国电影发展史》得罪江青而入狱,《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被专案组抄走。专案组在清理程季华所谓罪证时,将一些被认为是封、资、修的东西付之一炬,其中包括那本珍贵的纪念册。一位有良知的专案人员慧眼识珠,悄悄地将这份珍宝拿回家藏了起来。

    令人欣慰宝物最终入藏革博

    1970年程季华经周恩来总理营救获释,1976年平反恢复工作。10年之后,那位保存《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的专案人员将这份珍宝物归其主。不久,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获知后向程季华征集,程季华觉得“宝”归国家更有价值,《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就这样捐给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宜昌县党史办负责人采访陈沫潮,知道有这本极其珍贵的纪念册,在北京经程季华协调,宜昌县党史办的同志终于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见到《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宜昌县党史办复制了很多本,新题名为《艺壮山河》,分送给一些人和单位,其中赠送给陈沫潮一本,据悉,后来陈沫潮又转送给了原宜昌抗战剧团在外地的成员。
    《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问世已有长达70多个年头,中共地下党员陈沫潮、冷善远、简化生等宜昌抗战剧团的战友们留下的《宜昌抗战剧团纪念册》,记录了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10-08-21
引用第59楼冬日于2008-11-21 13:46发表的  :
苗溪,我今天在网上看到的这篇文章里提到的纪念册是不是你以前说到的那本呢?这里说纪念册简老多年前献给宜昌县史志办了。会是真的吗?还是不止一本啊?
http://www.cn3x.com.cn/gb/sxwhqk/2008-1/22/121408940.html
.......


冬日:你看这篇文章,跟你转的一模一样,还是在同一网站上的,呵呵。不过,我这个链接里有两张没见过的照片呢。
http://www.cn3x.com.cn/gb/dsjm/2007-7/27/111242561.html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10-08-21
74楼的文章里提到的地下党员朱挹清,貌似当过杨汉秀的家庭教师。杨走上革命道路,据说是受到这位老师的影响。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10-08-21
引用第76楼岁寒于2010-08-21 15:54发表的  :
74楼的文章里提到的地下党员朱挹清,貌似当过杨汉秀的家庭教师。杨走上革命道路,据说是受到这位老师的影响。


杨汉秀的女儿回忆说,引导杨汉秀走上革命道路的有三个人:第一位是朱德;第二位是杨森的长子,中共党员杨汉忻;第三位是杨汉秀的家庭教师,中共党员朱挹清。

朱挹清1949年6月后曾担任地下党长寿中心县委书记。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10-08-22
引用第78楼平平淡淡于2010-08-22 08:44发表的  :
苗姐姐 快两年啦 [表情]
PS  期待ing  


期待什么呢?15楼的照片我老早换好了。顶楼的也是某网站链接进来的,没什么奇特,现在找不到了。你那么想看程老照片,就连另外一张好了。2006年照的。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11-05-02
程季华先生今天90大寿
昨天给他打电话时顺便问了一句,得知他今天90大寿,订了份鲜花快递给他了,10点多的时候,淘宝店说已经送到。

祝福老先生!
~~追~~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11-05-02
祝程老生日快乐!福寿安康!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