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离历史更近还是更远——对几个命题的分析
一、不要管电视剧与历史的距离,它反映了历史上的官员腐败问题,因此就具有了高度的现实性。 如果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可以作如此庸俗化的理解,具有高度现实性的电视剧又何止《江姐》。描写了官员腐败的电视剧多得数不胜数,其中质量低劣者不是少数。
二、《江》剧首次以艺术化的形式将红岩烈士在狱中总结的八条意见呈现给观众,这些意见令人震撼。 首先,早在1997年,纪实电视剧《红岩魂》就用比《江》剧更大的篇幅和更接近史实的描写呈现了“八条意见”。
第二,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是,“呈现”本身,并不等同于对历史的反思和审视。
所谓令人震撼,也不过是因为当下的腐败实在是到了历史上少见的高度而使观众感到有些触动而已。但是,腐败不过是个表象,根源在哪里?电视剧带着观众进行思考了吗?
回到《狱中报告》。实际上,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只是罗广斌的《狱中报告》中八条意见中的一部分。我认为,八条意见中最值得注意并非所谓的领导腐败的问题,而是“不要理想主义”。一位网友在她的微博里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近现代,直至当代的中国,理想,一次次地被高高举起,然后一次次地被甩得粉碎。“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组织不能万能的”,这是《报告》的原意。上级的问题,难道仅仅是几个叛徒的问题吗?当然远远不是。如果看过罗广斌报告原文,对这条意见或许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当然,囿于自身的理论水平,罗对当时某些问题的分析也并不十分到位。关于组织和上级的问题,电视剧《暗算》用非常隐晦的笔法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分析,在这点上,本来可以大做文章的《江姐》却完全避而不谈。可以说,《江》剧有着宝贵的机会审视历史,但是它彻底放弃了。
三、电视剧披露了革命者的情感历程,它所描写的江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不再是以前的作品,例如小说《红岩》里被神化了的女英雄。 披露了一段因为服从革命需要而弄假成真的婚姻历程,就算是描写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吗?好吧,就说这段婚姻吧,其实本来是可以写得比现在真实得多,感人得多,根本不需要为这段婚姻寻找一个拙劣的借口。革命的理想很美好,那就是解放全人类。但是,在这个解放全人类的过程中,革命者本人没有任何的自由,牺牲自己不说,还可能要搭上自己的家人。说穿了,革命者的一切都属于革命,包括自己的感情,包括没有参加革命的亲人。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面临如此残酷的选择,她绝对不会像电视剧《江姐》里的江竹筠那样,如此的超脱,如此的果断。关于感情的牺牲,没有高唱“弘扬主旋律”的《暗算》和《潜伏》讲述故事的方式就比《江姐》高明得多,深刻得多。
再来说“请下神坛”。经历过极左年代的人大概都听说过臭名昭著的“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三突出虽然是在文革中提出的,但它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实际上,1949年之后的大陆文学创作,很多作品都被迫地或者主动地向这个原则靠拢,小说《红岩》也不例外。电视剧《江姐》与时俱进,倒没有在所有人物当中突出正面人物,因为现如今特务戏也是很吸引眼球的。但是,“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江》剧比《红岩》走得更远,关于这一点我在前面的博文里已有详细阐述。这部戏的主创人员一方面高声强调它比小说离历史更近,另一方面又抄袭了小说里已经广为流传的许多重要桥段并把这些故事全部移植到江竹筠身上,不能不说在创作手法上它比小说《红岩》不仅是没有进步,反而是倒退了很多很多。
四、电视剧是否符合基本的史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宣传了革命烈士和红岩精神,对青少年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老实说,这样的评论适用于在CCTV黄金时段播出的80%以上的电视剧。可是,但凡是有独立思考而不是脑子被洗得近乎空白的人都知道这些电视剧宣扬的是什么。
有纯洁天真的少年说,烈士在酷刑面前的坚贞不屈教育了我。可是,如果这些少年知道肃反时期红军对自己人使用的酷刑比军统特务对江姐们使用的酷刑还要残酷得多,而几乎所有的革命者在这样的酷刑面前都被屈打成招、不仅承认自己是反革命而且还把自己的战友和亲人也咬成反革命,他们该当何想?
还有人说,烈士们对信仰无比忠诚的精神教育了我。我不知道这些人在坚定的“信仰”方面到底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这些人自己又在信仰着什么。我只想问,烈士如果是坚信当局“宣传”的,他们还会成为烈士吗?烈士的精神,难道就是为了某某党的万岁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吗?
至于教育作用,我想任何一部艺术作品的教育作用都不及现实来得强大。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无处不在的年代,指望一个电视剧来对青少年起到什么教育作用,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美好YY而已。
没有对“革命”本身的审视,没有把革命者首先当成一个人而不是抵御酷刑的机器或者革命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以商业片的框架承载着执政党思想的所谓主旋律作品,除了能够在CCTV这样一个声名日下的垄断媒体播放并且作为笑料被有着独立判断能力的观众所鄙弃,它不会再起到任何作用。
五、《江姐》的收视率本身已经说明了它的成功。 给主人公换个名字,再来谈收视率不迟。
给主人公换个名字并且不在CCTV一套播出,再来谈收视率不迟。
穿越一下时间的隧道,回到《环珠格格》热播的时代,把《还》也放在CCTV一套的黄金时段播出,再回到今天跟《江》剧的收视率比较一下,这时候再为《江》剧的收视率自豪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