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317阅读
  • 31回复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一代记忆今在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越歌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2-08
— 本帖被 岁寒 设置为精华(2010-02-08) —
我是看着红色电影长大的,说不清是因为喜欢才一直看,还是因为看了,才越发的喜欢,那些战火纷飞里的舍生忘死、地下斗争中的凛然无惧、反特侦察时的斗智斗勇,都已经深深扎根在了心里。许多人可能很难理解这样一份感情,于我,却早已成了抹不去的红色情结,自然深切。
还记得,电影《红色娘子军》是小学低年级看的,或者,那应该算是我哭得最猛烈的一部电影。洪常青,对,洪常青,从此就成了我最钟爱的电影人物之一。此后不久,语文课上学词语造句,我记得,我举手站起来,造了很长很长的一个句子,关于洪常青,还有他的精神。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惊讶,因为那句子太长,长得就像一个段落……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可能也存着“表现”的成份,但不可否认,自己确实被电影感动了,感动到忍不住想要表达,讲给别人听!

与对电影的熟悉和钟爱相反,我并没有看过芭蕾《红色娘子军》的全剧。但是,我深深地了解,作为全民八个样板戏之一,作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它有过怎样光芒四射的艺术影响,在人们的心里留下过怎样的印迹。
因此,当央芭来到绍兴的消息传来,我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我得承认,我很失望,我不喜欢这个由年轻演员们演出的《红色娘子军》。
不仅仅是因为政治印记太强。某些很“样板戏”的动作放到时至今日,已经有些别扭;长青指路的时候台侧射出红光,有必要用这个方式暗指“光明”和“红太阳”么?
不仅仅是因为情节和人物过于简单。群舞太多,无形间就减弱了故事的张力和主要角色的互动;人物的感情和心理铺垫不够,尤其是反派,都被塑造得“虚弱”或“虚胖”,远远称不上立体和丰富。
啊,还有爱情!我曾经很遗憾,电影为什么没有把洪长青和吴琼花的爱情明朗化。但就像有人说过,纵然能删减情节,相爱的眼神是剪不掉的。我们会永远记得,那流转在两人间的脉脉温情,琼花收起了野性,常青微笑如暖阳,那种尽在不言中的简洁含蓄,或者更加契合东方美学?可是,即使这一点点情愫,也在芭蕾里被砍得一干二净!

然而,我想说的是,这一切的一切,依然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舞台上,演员们纵有技艺,却缺乏足够的情感!
我能想象,四十多年前的舞蹈演员们,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她们从旧社会的苦难中走来,在新社会的教育下成长,她们信仰真纯心怀感恩,阶级斗争的弦,还远远未曾放松……于是,她们不仅用技艺,用脚尖用手臂用每一个肢体动作,也用饱满的心灵,真挚的感情,执着的爱恨!
但现在,都没有了。
没有环境,缺乏体验,或者内心也不一定认同?欢庆和喜悦的段落还好(虽然我不认同群舞太多,但相对而言,我还真就喜欢这几段群舞……),一到愤怒和控诉,就严重的缺乏力量和内劲,演员们依旧在做表情做动作做该做的一切,我却看不到深层的、发自内心的感情。于是表情变得表面,动作变成机械,技艺变作技术。

我曾经不惜篇幅地夸赞过辽芭的吕萌,当时还想,自己不过井底观天,偌大的中国,何尝没有更多更好的舞者。只是未曾料到,原来自己认为的“很好”,真的已经算得上是“绝顶”。
我曾经以舞盲的身份评论舞剧《二泉映月》,“我不懂芭蕾舞,但我知道我被什么感动:技艺、生命、灵魂。技艺是壳,生命是根,灵魂是超越和飞升。”“这样的演员,这样用灵魂带领肢体,用肢体传达情韵的舞者,我愿意叫他——芭蕾王子!”
原来,芭蕾王子真的只有一个。
何尝只是“芭蕾王子”?能够全身心投入角色和情境的演员,已经不多,无论琼花(清华),抑或常青(真杯具,感情不够吧,还跳得不够好;跳得不够好吧,连长相也不够帅……),无一在此范畴之内。

或者,不应该太过苛责?舞剧《二月映月》更多的是表现爱情,爱情是普世恒远的,而在很多人心里,革命已经渺如尘烟,甚至可作笑谈。
写到这里,我真觉得有些悲哀:我们已经走了多远?远到了忘记过去,忘记那些血火,忘记千万个为了理想为了后来人得享幸福而甘抛头颅的先烈?

烈焰熊熊。
看着舞台上洪常青牺牲的那一幕,我还是有些感动了,想起了电影里他的就义诗,想起了他被缚在大榕树上那坚毅不屈的表情。
国际歌,陡然响起。
[ 此帖被越歌在2010-02-08 09:39重新编辑 ]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02-08
越歌姐姐的观后感为嘛总是写得这么精彩涅?
鼓掌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02-08
我似乎已经说过很多遍的一句话:
93年我看当年中芭的一线演员、今天《红》剧的艺术指导冯英的吴琼花,我就觉得只剩下技巧而没有别的了。冯的脸上甚至自始自终没有任何表情,感觉她就是一跳舞机器,在台上展现各种高难的芭蕾技术而已。
对今天的演员,就更别抱什么指望了。
我08年春天在北京看的那场,洪常青最让我失望,别的凑合。乐队好。服装好。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02-08
谢谢岁姐姐加精。  
乐队和服装,确实不错。
洪常青最让我失望。尤其,我是那么的喜欢他,唉。
舞蹈演员是成了技术机器,真悲哀啊……他们还爱艺术,还爱芭蕾,还爱剧中的人物吗?

我还刚跟朋友说:“我现在觉得,要是哪个演员你觉得不错,就一定要珍惜,因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山外没有山,人外也没有人了!”
所以,还得说,吕萌真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2-08
怎么说呢,也许芭蕾舞就不适合表现革命题材,或者说,现在的演员演不来革命题材的芭蕾,每当我看见现在的年轻演员,尤其是好像还没发育成熟的男演员,挥动着纤细的小胳膊,表现斗争的场面,都没法不笑出声来。时代变了,审美也变了,以前是健壮、丰满,现在崇尚骨感,从形体上都不能接近角色,还从何谈起呢?   (<东方红>里“戴镣长街行”的硬汉烈女,在现今的舞台上已不可能再见了。)

当然了,我印象中,西方的芭蕾,基本也都是面无表情的,只用肢体语言表现人物情感,推动剧情发展。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2-08
估计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芭蕾演员就是向西方学的吧。可是没表情你也得看看是什么戏啊,洋为中用,不能照搬啊。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2-08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至今记忆中印象深刻的还是刘庆棠和薛菁华,特别是薛那个无比漂亮的“倒踢紫金冠”。90年代再看此剧已完全没有了少年时的感觉。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2-08
引用第5楼岁寒于2010-02-08 12:57发表的  :
估计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芭蕾演员就是向西方学的吧。可是没表情你也得看看是什么戏啊,洋为中用,不能照搬啊。

不止表情,连动作也都是有情感的哇。
看完《红色娘子军》后,俺再次陷入对吕萌的HC 人家的《二泉映月》,表情可丰富到位呢,完全沉浸在角色里,动作高贵优雅曼妙舒展时像仙鹤,痛苦心碎悲愤狂乱时抽打得人心痛,真是好哇!不过脑补了下,吕帅哥确实也挺瘦,没法儿演洪常青……
其实这次那位“洪常青”还是蛮“健壮”的,问题是表情动作都表面机械得很。不知道是因为演革命题材的缘故呢,还是本身水平就麻麻。

当然,外国芭蕾俺没咋看过,不晓得中。俺是舞盲,汗。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2-08
  中国的男芭演员身材普遍偏瘦,记得有一次中芭的一位男演员参加国际比赛,按西方的审美标准(评委多是西方国家的权威,就像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一样),身材太瘦小了,若不是技术高超定是无缘得奖的。男演员的实力还是辽芭最棒!

看过N年前CCTV播放的澳大利亚芭团演出《吉赛尔》的录像,呵呵,那个跳婚礼双人舞的男演员的身材,真是够“健壮”的。

也许什么都是先入为主哈,08年看《红》剧也是挑了一大堆毛病(这是样板戏时代之后第一次看此剧)——对样板戏电影的印象太深刻了,就像初看王莉版《江姐》一样,这也不对那也不好。可是现在每每看这两部剧时,却往往都是看08年的录像和王莉的“江姐”,可能我这人也比较容易“喜新厌旧”哈

有些看法和观点有点不太敢苟同,在此也就不多说了。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2-09
敬请指正。
其实对我而言,是无谓新旧的,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原版舞剧《红色娘子军》全剧,只看过一眯眯的琼花找到娘子军连然后控诉看伤痕。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2-09
一直庆幸故事片《红色娘子军》删掉了男女主角明朗化的爱情镜头,那种似有若无、若明若暗的眼神岂不更令人寻味?尽管谢导为此遗憾,但我觉得删掉爱情镜头不完全是因为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并没有拒绝爱情。至于芭蕾舞那是另一回事了。

现在影视剧中太多太烂的爱情戏实在令人心烦。很欣赏老电影中爱情戏的表现手法,包括外国的老电影。

喜欢王心刚,但巨讨厌祝希娟;喜欢薛菁华却又不喜欢刘庆棠。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2-09
我觉得样板戏无论如何,人家还是融进了自己的感情,现在的年轻一辈,要做到这点太难了。就看技术也就知足吧!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2-09
我看过一次中芭和法国的一个芭蕾舞团的合演,中国男演员的身材实在是……法国的男一号在舞台上整个一个古希腊的雕塑(那出剧的名字我忘了,似乎本来就是一个古希腊或者古罗马的神化故事),那叫一个美啊!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2-09
楼主啊,您看的这个,阵容是什么?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2-10
记得中芭大约两年前曾特招饰演洪常青的演员,也许不久后能出现一个让大家比较满意的“洪常青”。

另,与楼上同问?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2-10
难为情一记,我实在不认得那些个演员……而且,当晚演出连演员表都没有!
这样吧,我博客上贴了几张照片,麻烦楼上几位给鉴定一下,呵呵。
不好意思地贴博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1239e0100hf1h.html

PS:我觉得如果没有感情,那就表演戏了,再好的技术也是白瞎,是机器。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2-10
看了下,常青是周兆辉。这是中芭很有块儿的一位了。个子也比较高。
琼花是孟宁宁。她好像是琼花这个角色上中芭的重点培养对象,跳古典好像差点事儿吧。
连长没看出来是谁。
阵容还行。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2-10
引用第16楼allegro于2010-02-10 10:55发表的  :
看了下,常青是周兆辉。这是中芭很有块儿的一位了。个子也比较高。
琼花是孟宁宁。她好像是琼花这个角色上中芭的重点培养对象,跳古典好像差点事儿吧。
连长没看出来是谁。
阵容还行。

汗,那就是我鉴赏力……反正没情绪啊没情绪。
常青同学确实蛮壮实的了,吼吼。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02-10
好的芭蕾舞演员不光技术好,也要讲究表演的。中外都是如此。即便是没有情节的一些舞蹈,好的演员在台上也不是光划拉动作,跟着音乐舞动起来也是能让人感动的。
至于阶级情这玩意儿,呵呵,各有各理解,我不觉得一定要把样板戏版当模板。窃以为,经典就是要禁得起传播,如果只有首演的才好只有一种表演模式才好,那就离失传不远了。

“......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她们从旧社会的苦难中走来在新社会的教育下成长,她们信仰真纯心怀感恩,阶级斗争的弦,还远远未曾放松……于是,她们不仅用技艺,用脚尖用手臂用每一个肢体动作,也用饱满的心灵,真挚的感情,执着的爱恨!......”
谨慎地,不敢苟同.....................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02-10
光看照片看不出什么,要动起来才知道。
觉得常青同志形象还不错啊,琼花的奔儿头太光了,戴了军帽还好,没戴帽子像老太太。
~~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