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军旅:敬慕英雄扮江姐
北京市供电局离休干部 郑惠荣
时光荏苒,在时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蓬勃开展于全国之际,应编辑部之约,要我谈谈当年首次在舞台上塑造共产党员江姐形象的往事,不尽的回忆如潮涌来。
1964年9月,空政歌剧团的歌剧《江姐》经过反复修改排练,终于正式公演。10月13日,毛主席及中央首长们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我们的演出,并上台同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随后,《江姐》剧组就开始了在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几个大城市的公演,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歌剧《江姐》的首演成功,应该说是全体同志努力的结果。而作为当年第一代江姐的扮演者,角色的成功塑造,是由万馥香、蒋祖缋和我三个A、B、C角共同参与完成的。这段特殊的舞台生涯,不仅使我们引以自豪,更多的是给予了我们深刻的人生教益。当年,我们三个人都是青年演员,思想政治方面还很不成熟,艺术水平也不够高,要想塑造好江姐这样一位有着丰富革命斗争经验的英雄人物,确实存在着不少困难。在上级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帮助鼓励下,我们三个人决心“演江姐、学江姐”,以江姐的革命精神去战胜困难,塑造好这一光辉的英雄形象。
受领排练演出任务后,我们三个人首先反复阅读了《红岩》原著和一些革命烈士的传记、诗抄,认真做好案头工作,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境界,并结合重庆“渣滓洞”的实地参观,体验生活,为排练做准备。进入排练阶段后,我们就明显感到,要在歌剧舞台上塑造好江姐这位高大的女共产党员形象,我们确实存在着不足和弱点。例如,万馥香是南方人,学过南方戏曲,在表演和形体动作方面比较灵活自如,可是在声乐技巧和台词表达方面就有些薄弱;蒋祖缋曾接受过西洋发声训练,对人物的理解也有一定深度,但在演唱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形体表演方面有些不足;而我虽然有些声乐训练的基础,也演过几个歌剧,但过去演的都是年轻姑娘,扮演江姐这样成熟的英雄人物,困难也有不少。认清了各自存在的不利条件,我们三个人团结一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每段唱腔,每句台词,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要在一起研究,交流心得体会。在排演过程中,我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排练场练形体,对台词,练唱段,节假日也很少休息,努力克服着每个人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我,因为进入排练比他们二人晚一段时间,所以就更加努力地学习,加班排练。那段时间,我连吃饭和睡觉前都在琢磨某个动作,某句台词,有时走在大街上还在哼唱着戏中的唱段,真有点儿到了如痴如醉的状态。
歌剧《江姐》演出成功后,摆在我们三个人面前的另一个考验,就是如何对待荣誉的问题。当时,虽然电台和电视台都录音和实况转播了演出,还灌了唱片,但演员都是分文不取的。即便这样,还是存在着谁演出露脸的场次多了,谁受领导表扬的频率高了,谁又去录音灌唱片了等一些容易让人形成攀比心理的客观因素……每当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会自觉地用江姐这面镜子来对照,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我们要遵循的“演江姐、学江姐”的精神相违背。思来想去,明白了要塑造好舞台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演员的内在修养也要努力接近英雄人物,这样才能使江姐的形象从形似走向神似,真正体现出英雄的气质和风度。同时,我们也把扮演江姐的过程当作了一个净化自己灵魂的过程。
然而,令我们想不到的是,1966年“文革”开始后,《江姐》被打入冷宫。作为第一代江姐扮演者,我们三个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也相继转业地方工作。然而,歌剧《江姐》的魅力是永久的,40年后的今天,人们欣慰地看到,歌剧《江姐》不仅老枝再发新芽,而且她的深刻思想内涵、经典的唱段和表演场景愈加深入人心。可惜的是,我们三个人中的万馥香如今已不在人世,蒋祖缋也移居海外。我作为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当事人,记录下这段往事,是想与今天的年轻人共勉: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光辉的明天!
( 来源:解放军报第8版 发布时间: 2005-03-25 0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