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514阅读
  • 61回复

筒子们,有人要写纪实版《红岩》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默存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1-10-16
引用第21楼木霜于2011-10-16 20:53发表的  :
当初对这位何副主席写所谓纪实版《红岩》就没抱什么希望,也不想和他较什么劲。这位本来就对这段历史没多少了解,大炒冷饭这种结果想都想得出来。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此书不仅是剪刀+浆糊+演义,出现了大量的讹误,还硬把发现罗广斌报告的功劳算到了本书第二作者的头上,这就不能不令人愤怒了 [表情]
再说了,作协副主席先生老老实实承认这本书就是个拼拼凑凑的文学演义也就罢了,非要自我吹嘘“我不能彻底100%保证每一个字都跟历史相吻合。但可以说98%以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这份自信也不知哪儿来的 [表情]  

啥叫经得起历史检验啊?貌似读者指谬他老人家都装着没看见,难道这就是他经得起考验的方式?
另外,经得起“历史检验”就能证明这部书的伟大么?那我说何建明曾经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这话100%与事实相吻合吧?将来也应该也经得起历史检验吧?那又如何呢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1-10-17
比较搞笑的是,让烈士把<<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混搭着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英特那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种低级错误至少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1-10-17
引用第23楼苗溪于2011-10-17 00:26发表的  :
比较搞笑的是,让烈士把<<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混搭着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英特那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种低级错误至少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如今流行混搭,so,何副主席让烈士们也赶一趟时髦。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1-10-17
引用第20楼默存于2011-10-16 18:55发表的 :
有人爆料这个作家的获奖方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5c5410102dvbz.html


如果这个文章所述属实的话,这位副主席的所作所为和他多次唱的高调:“当下党员腐败的问题,也是我写这本书和取这个书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份报告当中,最后一章是给党组织提出了8条建议。这几条建议,是跟今天我们党提倡的党的建设当中的反腐败、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内容极其的相似。看看当年革命烈士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那种忧党意识,与今天我们党提倡的东西是多么的相似。。。”真是天壤之别啊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默存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1-10-17
何副主席上一部作品得奖是否有黑幕咱不知道,不敢妄议。但是如果这个《忠诚与背叛》将来也得奖,那么此前的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不言自明了。
离线默存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1-10-17
前阵子卓越当当什么的都有卖的。估计过阵子旧书网也会有吧。听说刚刚被某报评为2011年上半年的十大好书之一。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1-10-17
我们学校图书馆貌似有此书了,改日如果有空,过去飞快地扫两眼。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1-10-22
引用第33楼深山回忆于2011-10-22 17:54发表的  :
《忠诚与背叛》确实问题多多,我去书店翻了一下,一眼看到:刘国鋕的弟弟……我当时就感觉太不负责了,明明是刘国鋕的哥哥。

那个地方该出现的称呼既不是哥哥也不是弟弟,而是妹妹。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默存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1-11-19
“忠诚与背叛”解密红岩真是的历史
2011/07/04 04:23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祖薇
  采访大屠杀中幸存者 查阅大量解密的历史档案———

  本报讯 小说《红岩》在20世纪60年代面世后,迅速引起轰动,此后一版再版,被誉为是“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但随着白公馆与渣滓洞历史档案的细节逐步公布于世,人们发现真实的“红岩”革命斗争史里所发生的故事,远远超过小说《红岩》表述的范围。2008年重庆出版集团约请著名作家何建明、红岩文化研究专家厉华联合创作纪实作品力图还原真实的红岩历史。近日,这本定位名《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的报告文学正式上市,并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出版物。

  本书作者采访了大屠杀中幸存的革命者及其后代,查阅大量解密的历史档案,以数十幅珍贵历史照片,图文并茂地还原了真实的历史细节,作品内容包括“血染红岩”、“背叛的代价”、“女人无叛徒”、“另一种背叛”、“忠诚之忠诚”、“以革命的名义,让真实的‘红岩’永存”等章节。其中增加了小说《红岩》所没有反映的大量新人物形象和内容,如我党重要历史人物车耀先和罗世文烈士、几乎令戴笠遭遇革职查办的“红色电台”案主角——“中共美女间谍”张露萍烈士,以及被军阀亲伯父杨森杀害的杨汉秀烈士等的传奇事迹。充满传奇色彩的“双枪老太婆”、“华子良”,天真可爱的“小萝卜头”的人物原型以及“绣红旗”、“19志士白公馆脱险”等历史真相也将在读者面前真实呈现。

  书中还以近10万字的篇幅详尽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夜的大屠杀现场,以及革命先驱面对死亡时的英勇事迹。

  在屠杀的文学追寻中,何建明同时发现,许多共产党人是作着诗、诵着诗壮烈牺牲的,比如小说中成岗的原型陈然,马上要上刑场了,陈然说,我的诗还没写好,然后一边走一边大声地念,还在监狱里的罗广斌和几个狱友忙着记录,整理成后来著名的诗篇《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忠诚与背叛》同时披露了解密时间不长的《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内容。《报告》全文约两万字,共有七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案情发展”;第二部分“叛徒群像”;第三部分“狱中情形”;第四部分“脱险人物——白公馆(全部)”……其中第七部分“狱中意见”,即“狱中八条”具有相当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至今听来仍让人有振聋发聩之感:

  (一)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整党整风;

  (八)严惩叛徒、特务。

  据了解,这份《报告》原本现在存放在重庆“红岩”档案馆中,其中两章至今不知下落。

  被《忠诚与背叛》颠覆的经典记忆

  本报讯(记者 祖薇)何建明笔下的真实红岩,改变了几代人关于小说《红岩》的经典记忆。比如,他在仔细阅读了当年的亲历者的回忆文字以及采访相关人士后,发现当年绣红旗的并不是江姐,而是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同被关在狱中的国民党将军黄显声拥有每天读报的特权,他首先在《中央日报》上读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并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写在纸条上,传给了罗广斌。

  得知新中国已经成立,狱中的革命者决定采取特殊方式表达内心的激情。罗广斌扯下他的红花被面(他被捕时带进监狱的),陈然拿出一件旧白布衬衣,拟作五星。当时大家并不知道五星的颜色以及排列方式,认为星光是白色的,五星也应该是白色,并一致认为应当把五星放在国旗中央,形成圆圈。后来,罗广斌和十多位革命志士从白公馆大屠杀脱逃,在重庆解放的第三天,罗广斌重新回到白公馆,在木板里取出了那面五星红旗。这面红旗至今还保存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甫志高”不是最大的叛徒

  小说《红岩》中的叛徒“甫志高”,是革命阵营里最令人痛恨的人物。但这个人物实际上是好几个叛徒的形象综合而成的,当年叛徒出卖导致组织遭受破坏的经过在《忠诚与背叛》一书中有着详细的记录,中共重庆地下党市工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都成了叛徒。刘国定后来靠出卖有功当上了军统中校。冉益智在被捕前给党内同志的印象是“经常表现出革命的坚定”,却在被捕的第一天就叛变了。由于他的叛变,一大批共产党员被捕并被杀害。

  ■双枪老太婆叫邓惠中

  何建明经过考证认为,双枪老太婆的真名叫邓惠中,当时已经49岁,使用的武器是双枪。49岁在革命年代队伍中算岁数比较大的了,所以有“老太婆”的美誉。为什么双枪老太婆没有名字呢?这是因为,解放以后从敌人缴获的审讯材料中发现一个问题,双枪老太婆在 狱中交代了自己很多事。为了减小损失,狱中的党组织曾决定,策略地应付敌人的审问——如果敌人不知道你身份,就坚决不承认,不承认他拿你没有办法,最后就释放了;如果敌人知道你身份,你就交代你自己的事或者敌人知道的事情,这样不会给组织带来任何损害,双枪老太婆属于这种情况,但刚刚解放,人们受左的思想影响,认为她是背叛了。

  对话作家何建明

  问:在写作之前,您多次走访重庆的渣滓洞、白公馆,又重读小说《红岩》,有什么新的发现?

  答:《红岩》小说只反映红岩整个革命故事当中很小的部分,而且作者罗广斌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局限很大,首先他不是专业作者,他把自己青春经历的核心在小说中贯彻下来了,他是革命者,有亲身经历,写出了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但是在写作技巧上,他没有超脱于那个时代,高大全的形象集中到一两个人身上,看得出有塑造的痕迹,另外,文字上和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有距离;其次,他没有掌握比较详尽的材料——他自己是从白公馆出来的,他了解自己那一部分,或者周边人的部分。但是对他自己身边这群人未必全部了解、敌人那部分资料他无法了解。但今天这两部分资料,我们都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小说中特务头子徐鹏飞的原型——当年西南的特务王徐远举后来被改造,留下了许多历史记录,侧面反映了狱中共产党员的斗争情况。

  从2008年至2010年,我前后分3次从重庆带回了总共几箱子复印材料,这些材料一般人无法看到,其中包括每个关进渣滓洞、白公馆的烈士档案登记表,还有烈士亲人、战友的回忆材料以及烈士遗作等,工作人员光帮我复印材料就复印了一个月。之前有人说我是重写《红岩》,我不太同意,因为我跟小说没有多少关系。它是从真人真事当中提炼出来艺术作品,我写的是真实的红岩,差异就在这个地方。

  问:罗广斌写了小说《红岩》,由他撰写了《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也成为当年历史的重要文献,他为什么会受到如此信任?

  答:他是监狱中《挺进报》的主要成员,文字功底很好,他的哥哥又是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大家认为他家里条件好,他是有机会逃出去的,所以所有资料都向他那集中。后来的情况果然,初次逃出去的人家里都是有点关系的,包括蒲志高原型蒲华辅的妻子和儿女——国民党觉得他还是有点贡献的,对他家属还是留了一点面子。

  问:原来的脚本+解密的史实+艺术创作=红色经典翻拍,按这种模式究竟会有有多少经典留下来呢?

  答:你说得非常对。首先我认为红色经典翻拍是可以做的,如果认真做也是能做好的。但对于目前这种做法,我并不太赞成。我认为这类作品大部分都是不成功的,实在浪费国家的资源和老百姓的时间。为什么不成功?因为,很多作品本身是虚构的,它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它是原创作品,它成功了,成为经典了。过了若干年以后,我们在别人的基础上,我们再进行艺术的虚构,你就违反了创作规律了,文学创作我们提倡来自于生活,你不是来自于生活,你是来自于虚构的生活当中。虚构的艺术品当中再进行艺术创作,它的生命没有源泉,是建立在空中楼阁,怎么可能成功呢?
离线默存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1-11-19
北青报的记者配的这个图,让人怎么敢相信《忠诚与背叛》的可靠性啊。
离线冬日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1-11-19
上面北青网的报道里怎么那么多离谱的内容啊?陈然吟诗上刑场,作者仔细研究后才发现绣红旗的不是江姐。。。
离线默存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1-11-19
引用第30楼冬日于2011-11-19 20:20发表的 :
上面北青网的报道里怎么那么多离谱的内容啊?陈然吟诗上刑场,作者仔细研究后才发现绣红旗的不是江姐。。。 [表情]

  呃,这个,大概只能理解为是何副主席跟记者谈的,想想这记者大概不会对红岩故事有这么多的了解吧,还有陈然吟诗上刑场,《忠诚与背叛》中有相当精彩的描述,有陈然的独诵,有众难友的齐诵,那场面要多戏剧有多戏剧,可以直接搬到舞台演出都不需要任何改编。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1-11-19
“……以及被军阀亲伯父杨森杀害的杨汉秀烈士等的传奇事迹。”
——刚分析了若干个歧义结构,这个句子让我很纠结。
“马上要上刑场了,陈然说,我的诗还没写好,然后一边走一边大声地念,还在监狱里的罗广斌和几个狱友忙着记录,整理成后来著名的诗篇《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这个实在不想说什么了。何作家把罗广斌等众难友写得真不是一般的冷血啊。
“问:原来的脚本+解密的史实+艺术创作=红色经典翻拍,按这种模式究竟会有有多少经典留下来呢?
答:你说得非常对。”
——这句话也很有意思哈。人家的问句是个彻头彻尾的疑问句,回答一上来就是“你说得非常对”哪跟哪啊?好吧,我表示往后看了若干句话,才反应过来答话里表示“说得非常对的”大概是问句中的等式,我理解能力有毛病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1-11-20
陈然吟诗走上刑场应该是记者的笔误吧,何作家不会犯如此幼稚的错误?这本书有人读过吗,怎么样?笔者以为,杨喆的《血火铸丰碑》把有关红岩的历史分析叙述的够翔实详尽了,我不知这本书还有买的必要吗?
这本书卓越网上,也不贵,想听听专家的建议,这本书可读性和历史性以及里面有新鲜的内容吗?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11-20
引用第33楼红旗飘飘于2011-11-20 14:33发表的 :
陈然吟诗走上刑场应该是记者的笔误吧,何作家不会犯如此幼稚的错误?

31楼说过了,这是何作家的原创。

引用第33楼红旗飘飘于2011-11-20 14:33发表的 :
笔者以为,杨喆的《血火铸丰碑》把有关红岩的历史分析叙述的够翔实详尽了,我不知这本书还有买的必要吗?
这本书卓越网上,也不贵,想听听专家的建议,这本书可读性和历史性以及里面有新鲜的内容吗?

看各人喜好吧,我没看到啥新鲜的。比较令人担忧的,位居作协高位的作者又如此高调,其中的错误也许会误导不少读者。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木霜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2-02-16
看到一则消息,说《忠诚与背叛》年内要出版第二部了,MS以后还要写第三部。。。。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2-02-16
引用第35楼木霜于2012-02-16 10:37发表的  :
看到一则消息,说《忠诚与背叛》年内要出版第二部了,MS以后还要写第三部。。。。 [表情]  


第二部、第三部,应该是别的地方的故事了吧。
~~追~~
离线木霜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2-02-16
回 36楼(苗溪) 的帖子
仍然是歌乐山这些烈士的故事,几百名烈士,没有被《忠诚与背叛》YY到的多得很呢,再写个三五部都没问题。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2-06-01
引用第38楼marienbad于2012-06-01 13:06发表的  :
何副主席最近又做了一件大事,那个百位艺术家抄写《讲话》的主意就是他出的。他自己倒很谦虚,列在最末一名。
http://www.infzm.com/content/76445

哟,这个集体抄写是何副主席的创意啊。高,实在是高。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木霜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2-06-01
我觉得吧,何某人身为作家出版社社长、作协副主席,自己对《讲话》抱有无比的热爱无可厚非,但是想出这种把别人往坑里带的创意就不大厚道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