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澍 出自:《中国电影幕后故事》(刘澍编著,新华出版社出版)
转自:
http://www.news365.com.cn/wxpd/ds/sz/t20050803_599795.htm 裴多菲的诗被改成革命的豪言壮语 很多观众看到《大浪淘沙》,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治形势发生根本变化之后。殊不知,这部影片的拍摄完成时间,却比上映时间要早出12年。
影片《大浪淘沙》是上海市房管局局长朱道南和他的秘书于炳坤,根据他们联合创作的革命斗争题材小说《大革命洪流》,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的。
导演伊琳是1938年从演出街头话剧走上革命道路的老八路,曾执导过《留下他打老蒋》《刘巧儿》等新中国早期著名影片。1960年,因拍摄《慧眼丹心》而被斥为“小资产阶级情调”。一搁几年,伊琳无片可拍,直到1963年王兰西部长提出“一切面向生产的观点,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提倡钻研业务,力求精通业务,成为内行”、“要培养出一批为人民服务并且为工农群众所承认的艺术家和技术人才”等指导精神,苦恼的伊琳才重又看到了一线生机。当年,王兰西部长和杜埃副部长亲自来到广州二沙头,召开珠影厂的领导和主要创作人员的“神仙会”,明确说明:“珠影目前形势好,成绩大,内外都有起色,要继续鼓劲。”鼓励编导提出自己的设想计划,伊琳深受鼓舞,《大浪淘沙》由此孕育。
影片于1963年中旬开拍,1966年五月“文革”运动前夕结束,前后历时三年多时间。但在影片拍摄中,所遭受到的各方面干扰,却是用文字难以形容的。
先是因为与苏联关系恶化后电影胶片短缺,摄制组只好暂时解散。接着,因要远赴十几个外景地,周期增长。更主要的是受到政治风潮的严重影响,多处已经拍成的样片,被勒令修改、重拍甚至剪掉。其中有许多场戏,演员本已发挥得很理想,但是,却难以抗拒政治压力的无情冲击而被迫修改,譬如剧中人赵锦章在被暗杀临死时,对着靳、顾俩人所说的那一大段冗长的台词,明显是为了当时政治运动的需要加上去的,给人以非常生硬之感;而另一场戏为了表现老四杨如宽对自己的恋人刘芬,充满憧憬和单纯的幻想,朗诵了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那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却被指责为“小资情调”,在完成后,硬是通过对嘴形,改补上另外一句直露的、充满革命意味的话:“若我战死在沙场,切莫为我而悲伤,今朝慨歌洒鲜血,他日红花遍地香”。该片还在开头处煞费苦心地硬加上一段毛泽东的话,也就是“文革”开始后流行一时的“毛主席语录”:“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看是否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毛泽东。”这样反复地折腾,创下了当时拍摄影片中周期最长、修改次数最多、审查次数最多的多个之最。
因主人公名字而被定调为“十大毒草”影片之一 1964年,影片部分完成片送领导机关审查,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在首先肯定影片的同时,特别指出其中一些情节不合理、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要求把影片改好。根据他的指示,这部影片的部分样片又分别送给了周恩来、董必武、罗瑞卿等领导同志以及一些在大革命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同志,恳请他们提出宝贵意见。陶铸为此两次亲临珠影厂,与影片的编导、演员和主创人员一起进行细致的讨论,影片的修改方案经厂党委通过后,再次报请陶铸。1965年,陶铸专程邀请陈毅、张际春、胡耀邦、王震等领导同志来到珠影厂观看影片,赢得大家的一致赞同。1966年初,影片根据陶铸的具体意见全部拍摄和修改完成。陶铸又专门邀请陈毅、贺龙、叶剑英、徐向前等领导同志来到珠影厂观看,并请他们几位审查,发表意见。这几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看完之后,面含微笑地走出放映间,在技术楼前下台阶的时候,陶铸笑着问大家:“你们看,这部片子还可以吧?”陈毅同志当时就举起双手豪爽地说:“我举双手赞成!”随后,陶铸又和陈毅继续对这部影片交换意见,认为有个别镜头在细节处理上还不够完善,并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供导演参考。
可是随着“文革”运动陶铸被打倒,影片的“幕后操纵黑手”被揪出,一部普通的电影,由此上纲上线,快速升级,陡然成为政治运动中的大案要案,甚至还有人别有用心、挖空心思地把剧中人“金公寿”的名字,非要说成是陶铸的隐喻,因为在此前的剧本创作当中,作者曾把男主人公的名字叫做“公金寿”,电影界前辈夏衍看了剧本之后,善意地提出意见说:中国的百家姓里没有姓“公”的,再说在南方,“老公”是女方对自己丈夫的爱称,作为剧中的女性叫起来自然是极不合适,即便是男性这样叫,听起来也很不顺耳,何不干脆把前后两个字给颠倒一下。作者欣然采纳了夏衍的意见,于是,“公金寿”就变成了“金公寿”,后又改为“靳恭授”三个字。但想不到这个毫无政治色彩的剧中人的名字,却在此时意外地惹出了麻烦。当权者围绕此名大做文章,离奇地编造出“靳”即“金”,“恭”即“公”,“授”与“寿”如出一辙,“寿”和“公”字放在一起即为“铸”意,再把这两个字一颠倒,即是“铸公”也,所以,男主角的原型就是暗指“陶铸”。这一荒唐、可笑的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却在“文革”中演变成一场人世间的浩劫。《大浪淘沙》被定调为“严重歪曲革命史实”的“反革命”影片和“十大毒草”影片之一,被迅速查封,不准公开放映。
影片的摄影之一是资深摄影师姚士泉,他的黑白对比用光摄影堪称一绝,但在“文革”风暴中被打成“三四十年代的黑线人物”,还要清查他的所谓历史问题,姚士泉终因忍受不了人身污辱,在厂外的甘蔗地里割腕自杀。
导演伊琳被说成是陶铸暗授机宜的内线人物,惨遭批斗。“文革”开始后,被赶到了英德劳改茶场劳动改造。直到1972年的秋天,伊琳才得以返回厂里。
一部《大浪淘沙》,反映了一段中国电影在残酷年代中的曲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