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梅赞》,不由得热血沸腾。请让我把小美的旧作搬来:
有些钟情这一枝——观舞剧《红梅赞》的心旅
作者:小美
来自:
http://mem.netor.com/m/jours/adlist.asp?boardid=31493&joursid=33803&mname=江姐及彭咏梧烈士纪念馆
--------------------------------------------------------------------------------
周六的上午,大概11点钟的时候,昏昏沉沉还在赖床的我,听到一阵很重的上楼的脚步声,接下去便是“咣!咣!咣!”的敲门声。噫~~~来了来了,一定是送包裹的来了。顾不上梳洗整装一番,便去开了门,签了字,道声谢,关门!室友早已起床,这会儿也凑过来欣赏我的急迫的表情了。真要命,这包裹还真是包扎得严实,可恶的家伙,对你还不能太过野蛮,要是把我的宝贝搞坏了,那可麻烦大了。只好温柔的给了他一剪刀,三下五除二的取出我盼望已久的DVD——舞剧《红梅赞》。Playing……
开场是一小段独舞,做了些版画式的处理,应该是舞剧中的某段独舞(后来发现是江姐开场独舞中的一段),人物表情看的不是那么真切,不过姿态很美,背景乐是《红梅赞》,这是意料中的,但只是旋律和女声的搭配,些许飘飘的感觉,这倒是未曾估计到的。一个略有些沧桑的声音(后来才发现竟然是阎肃老师的念白),吟诵起一段蔡梦慰烈士的遗诗。我向来很喜欢《黑牢诗篇》,尤其是那一句“即使剪了翅膀,鹰,曾在哪一瞬忘记过飞翔!”用在这里很贴切。乐音刚落,一阵强烈的撞击声将画面转到现场版,“红梅赞”三个大字书写的遒劲有力。一组“浩然正气”雕塑的画面在铁链交织成的网幕上,由右至左,缓缓展开。音乐也变得凝重起来,那段历史似乎在一步逼近一步,心里,一种叫做期待的情绪开始升腾。画面被倏地抽去,右边的铁墙猛然间倾下一角,纯粹的铁链的撞击,很震撼的感觉。一段红绸流涌下来,看上去应该是鲜血,因为她在流动,可不知为何,这画面让我想起渣滓洞狱中过春节时的一副对联,用的是旧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所以我宁愿相信,这段红绸不是血,而是他们的思想和信念冲破铁牢汩汩地流涌着……其间的打击乐,开始时是有些不适应的,也许是因为习惯了弦乐的叙事方式,而且里面似乎有电子音乐的成分,很可能是我听的不对吧。几个画面后逐渐适应了这种音乐和节奏,甚至有些喜欢,觉得真的还不错。开场的群舞,在电闪下,舞得很有气魄。舞蹈动作好象并不复杂,但有力度,颇有排山倒海之势。突然间觉得我会喜欢上这部舞剧。中间的台下,缓缓升起两个人来,“这是谁啊?”,冷不防被室友吓了一跳,只好作答“黑衣人,代表恶势力”。“哦……”,她便又安静了。一直很庆幸室友是个不多话的人。
管乐响起,是时候某个人物出场了。不过没想到一出场的就是疯老头,音乐的节奏很好,动作设计得也不错,只是看他在地上跪跑的时候有些心疼。演员一定会很痛吧?或者带了护膝?想起军训的时候趴在地上,即便不动,关节都会很痛。哎,跳舞还真是不容易。他的动作里是有些疯的感觉,不过表情上好象很想冲出去似的,和我想象中应该有些呆滞的表情是不同的。竖琴拨动,一个类似双簧管的声音带出了第一个亮点——孕妇。喜欢她的动作,想必她已研究过孕妇的形神姿态,举手投足都很有感觉。她的乐感也蛮好,动作和音乐的张驰比较合拍,很舒展。我想她是一个不错的演员。握手和镣铐的选择有些落俗套,不过这样倒也简洁易懂。整段音乐不错,很合舞蹈的设计。管乐又起,一对恋人出场,应该是刘思扬和孙明霞的化身吧。带镣前,女恋人突然跳起相拥时的音乐和蓝色的灯光,让我有些感动。一段短短的双人舞,还不错。蓝色退去的时候,另一个让人多少有些期待的角色——叛徒,终于在聚焦灯下出现了。他可以算作第二个亮点,而且给我的感觉比孕妇还要更深些。从服装和发型上就很明显地知道他是叛徒,砰砰地心跳声,游弋不定的眼神,逃避躲闪的走跑,很好地描述着叛徒的惶恐不安和犹豫不决。黑衣人对其心理弱点的步步紧逼恐吓,最终使其镣铐着的双手在自首书上按了下去。这段舞设计得很好,跳的也好。活脱脱一个人,从肉身到灵魂的叛变。大概导演看过电视剧《红岩》,甫志高从开始的心理矛盾到最终彻底叛变的过程可以说是这部电视剧最出彩的地方。我想:现代人好象真的很适合演绎叛徒,每每如是。
灯光淡去,厚重的铁门里一个身影被拖出,伏在一道窄窄的光亮里。红色短衣,蓝色旗袍,颤抖的双手,痛楚而坚毅的表情,让我很揪心。曾经好象淡忘了十指连心的痛感,电影电视歌剧里从来没有真正让人感受到的痛楚。舞蹈,原来真的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的语言。演员对音乐的把握实在是太好,似乎每个音符都在她心里,喜欢她用心的表情和娴熟的技巧。很喜欢那个单手撑地跃起的动作,还有三次跌倒再爬起的设计,我想她用脚背支撑着行走一定会很困难,想不到这样的动作也是可以做到的,看来,舞者果然是不同,也许这只是基本功吧,却已超出了我的想象。小提琴委婉而悲抑的旋律,准确地描述着主人公的心情:疼痛,压抑,悲愤。逐渐的强音和打击乐的加入,一种不屈的抗争驱除了悲抑。凌寒独放的红梅,倔强地矗立在一片霓彩中。纷纷扬扬的雪花,温暖的红色,很美的一段叙述。这一小段表达心情变化的舞蹈,我也很喜欢。好象更多的是现代舞的方式,似乎还有其他的舞姿在里面,只是不知道是属于哪种了。唯一觉得不足的地方是化妆方面,脸色好象过于苍白了些。在灯光向上投映时,会觉得有一点点恐怖,我想在剧场看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吧。三次强音,主人公在灯光上展开双臂的动作设计好象过多了些,感觉两次会更合适。李青的表情一直让我很喜欢,她真的是投入进去了,表情运用也很有分寸。
红色退去,牢笼徐徐放下,重新拾起揪心的痛感。疯老头悉心地照顾着她,听到特务的脚步声便悄悄地退下。这一小段也是在以前的艺术形式里未曾出现过的,很不错的设计。接下来和小萝卜头嬉戏的一段,让我一阵惊喜。有几个动作很感人:江姐同小萝卜头亲昵的贴脸的表情;小萝卜头躲在她身后,她焦急寻觅的表情;小萝卜头帮她轻吹手指,安慰她,让她开心的动作;还有和小萝卜头这个名字永远联系在一起的象征自由的小蝴蝶。李青把江姐的母爱表现得很充分,激情而又有温情,让我想起江姐在失去丈夫后曾抱着云儿痛哭的一幕。她的确是一位很有人情味的女性,一个好母亲。小演员天真无邪的表演与人物也很相符。管乐和打击乐运用得很恰当,与动作刚好契合。小萝卜头走后,那段几人几处交替同舞的设计,我不是太喜欢,尽管我明白音乐和舞蹈设计要表达的意思,但觉得好象不是特别的有必要。男恋人的舞蹈,我总还是不大喜欢,看来看去,觉得还是孕妇和江姐的舞蹈比较耐看,和音乐的配合最好。这一段同舞的音乐似乎太压抑,比较平铺直叙,白话了些。
灯光再次暗下,升降台托起几个黑衣人,举杯庆祝的场面并未让人出乎意料,故事顺理成章的演绎下去。比较喜欢黑衣人舞蹈节奏的运用,酒杯的碰击声和快慢步的设计都很不错,让人感觉到他们的洋洋得意。叛徒的出场仍然是个亮点,服装、舞蹈、表演都比较到位。张扬的自鸣得意,卑颜屈膝的动作与奴颜媚骨的表情,让人感觉到他从内到外的彻底腐烂。这也让我想起历史中叛徒的原型,争相出卖组织和同志,撰写如何破坏地下党的手册,“不辞辛苦”地到处引领特务搜捕地下党员的情景,不禁感叹人性何以竟至如斯!黑衣人对叛徒也是一副鄙弃的样子,叛徒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种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接下来的群舞,动作挺漂亮,圆舞曲搭配得很好。但好象从黑衣人的群舞到与舞女的对舞的过渡中,音乐过于平淡了些,缺乏升华和递进的层次,让人觉得整段有些冗长了。如果能在音乐的旋律上做一些变化大概能更好地渲染气氛。领舞的那对跳的不错,应该是邵勇和胡博?左边的那一对中的女演员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看上去瘦瘦小小的,表情比较含蓄,有点林妹妹的样子,关键是长得有点象我老姐,呵呵,还真的是有些想念她了。紧接着的那段叛徒和女特务的舞蹈,我觉得设计上还不错,不过演员的表演稍欠火侯,演叛徒的演员似乎更适合独舞,表情是很不错的,动作上好象有些地方不够流畅。女演员的动作机械化了些,表情稍稍有一点僵,跳的时候帽子掉了,后来的动作中便有些急促的感觉,不过可以理解。舞蹈和音乐的配合上总觉有些不搭的地方,舞似乎在够着旋律走,也许是因为动作太密集的缘故?几个舞女在叛徒面前眼花缭乱的诱惑倒是和音乐配合的很好,把叛徒的内心世界充分地表现出来,演员的表情也的确到位。
高潮过后,音乐斗转,出现了我不曾设想过的一幕——江姐与叛徒的对峙。其实是早该想到的,歌剧中也是这样处理过的,但我毕竟还是没有想到。精神备觉抖擞了几分,料定会是出彩的一场。不知现场摄像是怎么搞的,竟然只顾了叛徒这边的局部表情和动作,这么好的一个对比的全景镜头就白白地放过了,实在是DVD版的一大遗憾。叛徒被推到强光区,与自己最不敢面对的人对峙,两个演员的表情,动作,和音乐的合拍,都做得相当的好。李青把江姐对叛徒的恨,对特务的不屑表现得十分准确。让我想起江姐在受审讯时,曾痛斥叛徒,使得他一直低着头一句话不敢说的情形,一个是自惭形秽,一个是凛然正气,让人对江姐心生敬意。她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对叛徒的确是非常痛恨的。剧情发展得很顺畅,舞蹈、音乐、情绪表达和全场气氛交融一体,很棒的一段设计和表演。拒杯,撕书,怒斥,掌掴,威逼,反抗,劝诱,泼酒,激怒,直至吊打,这一连串地情节设计,脉络清晰,叙事简明,节奏张驰有秩一气呵成,音乐由弱至强由缓至急层层推向高潮,令人叫绝。演员被吊起的时候,看着真让人担心,换了是我,一定要犯恐高症了。我曾以为舞剧会依照电影和电视那样用火烤来渲染那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但舞蹈选择的是笞刑,我想大概是出于音乐的需要吧,这样比较容易控制叙事节奏和情节的推进。不过多少有些削弱了难友送水的合理性,倒也无碍大局。男恋人的舞蹈,我仍然是不大喜欢,可能只是自己的喜好问题。总觉过于阴柔了些,缺少阳刚之气,而且表达得不够胸有成竹。狱中难友应该是很有自信的,因有正义和信念支持他们。在争水的过程中,男恋人稍显狼狈,激情有余,神韵未至。要知道刘思扬的原型可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物,对自己的信念是极其执着的,在对敌斗争中也很讲究策略。如果此时是按龙光章的形象来塑造送水难友,则应更刚强一些,毕竟他是军人么。不过演员还是演得很不错了,也许剧中人物的定位就是这样。另外还有一处有些遗憾的地方,就是其他难友的焦灼心情没能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本来是可以交相辉映的一笔写意重彩,未能见到,有点可惜。不管怎样,这一场是非常精彩的一段高潮,我很喜欢。江姐给叛徒一巴掌的时候非常解气,不知道打到那个演员了没有,呵呵,因为动作和音乐实在是太合拍,即便真的打到也听不出来了,不过估计还是没有真打,至少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五指山。她撕书和泼酒时的表情和动作也给我留下很深印象,衬托她的黑衣人表情运用得很准确,相得益彰。
接下来这段,第一遍看的时候,心里很奇怪导演为何用类似的手法,用美食来诱惑革命者。看第二遍的时候才知要表达的是绝食斗争。我想当时一定是还回味在前一场的高潮中,因而走神了。室友跑去做午饭,问我这段在说什么,心里讪讪地,便模棱两可的回答说大概是表现全体难友的不屈吧。开场时所引用的蔡梦蔚烈士的诗句是遗诗中比较精致的一段,耐人寻味。李青的表演还是很准确,把江姐对叛徒的憎恨,对特务的不屑,对难友的关爱和鼓励表达得淋漓尽致。小萝卜头的出场让人不得不对他怜爱,想想导演真是狠心,总是要不时地煽一下情。可这段描述又是那么真实,尽管不知道小萝卜头是否真的参加过绝食斗争,但我想起他曾拒绝女特务用糖做饵让他喊一声阿姨的诱惑,与此幕中饭香的诱惑是何等的相似。小小年纪便能如此爱憎分明,又怎能不惹人怜爱?不觉感叹编者的用心良苦。此段的音乐应用得非常好,大段的抒情的管乐,使得与之相应的女牢群舞显得那么优美而感人,随着小萝卜头围着难友们天真地绕跑,音乐又很自然地加快了节奏,与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被推向高潮,将男女牢间的情绪影响和信念支持传递得非常有层次,一段很不错的群舞。只是觉得结束的有些仓促了,似乎故事没有叙述完整,如果能设法加入狱中追悼会可能会交代得更清楚些,但也只是我在这儿想罢了,想想用舞蹈来表现追悼会?还是免了。
男女恋人意念中相会的一段,比较感人的是女恋人突然间倒地,象征爱情的蓝色忧郁笼罩着一对恋人出现,这段短短的回忆蛮好的,但之后的四人舞好象有点长也有点闷了些,我想编者是要烘托那种相依相恋的难舍之情吧,以此也引出江姐对女恋人的慰藉和随后自己对老彭的思念。江姐想及老彭时心痛的表情,微收的双肩,跌宕起伏的思念,使得缠绵爱意逐渐缱绻起来。在微弱的灯光下,这段动作的设计和表演实在是很感人。一袭素装的老彭的出现,也是这部舞剧的一个亮点。和老彭的那段双人舞,尽管短,但很美。看的时候,我便想一定要看看李青表演过的双人舞,因为她实在是太适合也太善于表演双人舞了。她把江姐柔情的一面表现得非常好。看着这段舞,便想起江姐写给竹安弟信上的几句话,“脑海里常常苦恼着一些不必要的幻想。他是越来越不能忘了……”“这惨痛的袭击你们是无法领略得到的。家里死过很多人,甚至我亲爱的母亲。可是都没有今天这样叫人窒息得透不过气来……”江姐对老彭的爱是至深的,可她只能深藏在心里,不让周围的人看出来。我相信她在梦中一定有过和老彭的神会,也许这也是编者所想的吧。李青最后的沉醉于幸福中的表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想她悟到了。饰演老彭的演员形象上很相符,不过相对于李青的表演,情绪和感觉上就稍稍逊色了些,不过仍是不错的。
一束强光,一阵激荡的音乐,一组阳刚的舞蹈,故事继续推进了。直到现在,我也还是不太确定这段男难友群舞的具体含义,我猜想是狱外战场上或者地下斗争的胜利消息传到了狱中,因而引起难友们的兴奋和激动吧。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要略去狱中春节联欢的那一段呢?也许是现代舞不容易演绎?亦或是叙事上太过复杂?总之是不太喜欢这段,觉得意思表达得不够完整。好象可以再增加些变化的,作为用来扩展的一个点。男牢群舞后,接下来的是江姐的一小段独舞,也许代表的是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吧,国际歌的旋律永远是那么适合展现革命浪漫主义,让人肃然起敬。这一段中江姐有几个动作我比较喜欢,一个是右足点地,左腿立起,右臂微曲的动作,还有就是转换到亮光下的一组动作,再有就是回到女牢前的一小段现代舞,之后,随着她的情绪,难友逐个步出牢门的情景。每个动作都和音乐搭配得非常好。随后的群舞,采用了纯粹的现代舞表现手法,是一段很尽意的泼墨。这段总体不错,让人有些热血沸腾。最后的电闪很好地渲染了气氛,灯光和音乐可以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情过后是残酷的分别,小萝卜头及其母亲被杀害的这一场其实我是很不忍去看的,但其中有很多不错的地方,比如小萝卜头与江姐再次模拟嬉戏的动作,难友们依依不舍地和母子二人的道别,无尽的囚房,无数双难舍的手,移动变幻的男女牢,光与影制造的奇特景象,众难友托起小萝卜头追逐蝴蝶的动人场面,母子二人赴刑前的最后嬉戏,小萝卜头天真的挥手告别。最后犀利的两声枪响,的确让人痛惜那个年仅八岁的小生命。
一个小生命去了,另一个更稚嫩的小生命正在孕育。“监狱之花”出生的这一场感觉挺好,一直是揪动人心的场面。霍曼迪在这场里的表演可圈可点,基本上做到了形神兼备吧。音乐,灯光,移动的牢房,变幻的空间,难友焦急不安的等待,很好的烘托着全场气氛。监狱之花诞生后在女难友手中传递着,再由女牢传到男牢,也很感人。最后传到江姐手上,在她的怀里轻轻地摇动着,“绣红旗”的旋律终于悄无声息地插入进来,想不到这竟是一首极其动听的摇篮曲,也真亏吴旋先生想得出啊。这之后一段段非常柔美的舞蹈很是顺畅,我想也是绣红旗音乐的出色吧,可以使舞蹈如此贴切的表现女性的母爱和柔美。其中胡博的那一小段舞蹈被她演绎得不错。比较激动人心的场面是音乐突然高涨,后场灯光亮起的情形,层次分明,色彩亮丽而又颇具质感的一幅拼接起来的塑像。随后的女难友手执红旗舞动起来的场面,和音乐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场面感人,只是缺少了些跳跃的动作,我想那样该会更激动人心的。随着音乐的再次高涨,众人一齐转身,一面红旗斜铺过来,把气氛推向高潮。我明白,终于要真的开始绣红旗了。不过绣的方式倒的确是很含蓄的,也很唯美。其中有一个镜头,让我很难忘:女难友们渐渐聚在一起,音乐也象是在积聚着每个音符,突然间爆发出来,难友们在一束强光的照射下,一起蹲坐下来,满怀激情的仰望着,企盼着,无数颗五角星映射在红旗上。这幅画面,非常感人,李青的表情此时是很激动的,但又很自然,我很喜欢。只是,我在想为什么是那么多颗星星,而不是简单的五颗星呢?这样是否会更明了呢?室友跟我有同样的疑惑,而且说怎么不是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呢?答曰:姑且让母亲休息一下吧。哎,她马上面临的就是生离死别了啊。
在监狱之花母亲就义的这段里,感觉演员在抱住孩子的时候表情有一点点夸张,似乎愤怒多过悲伤,而饰演江姐的李青的表情则很打动我,让我再次感受了到母性的温柔,其他难友的表情配合得也很默契。最后那根长长的红线的确让人觉得牵肠,枪声的响起和红线的崩断是很让人心碎的一幕。
令人心悸的厚重的脚步声,一步步逼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最后的屠杀开始了。黑衣人的音乐和舞蹈设计一直都是不错的,此处也是一样,充分地显示着他们的凶残。可以说那些老牌军统特务到最后是杀红了眼的,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是绝对要斩尽杀绝的,他们当时的心理可见一斑。当然我觉得如果能在舞蹈里加入些敌人的惶恐不安会更深刻一些,这在电影烈火中永生里有着很好的体现,但我觉得在舞剧里是很难做出到位的设计,所以也就作罢。群舞依然是很好,很有气魄。屠杀前,黑衣人同难友抢夺监狱之花的激烈场面比较新颖,成为一个新的矛盾冲突的焦点。这一段的音乐和舞蹈设计也都不错,特别是与江姐就义的衔接非常流畅。说到江姐就义的场面,实在是太感人,这种感觉,我只在看电影烈火中永生时有过,当时于蓝老师把临刑前的最后这一幕演绎得催人泪下。也许真的只有那首诗可以描述那样的情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江姐面对死亡的坦然,和充满神圣感的临别时的微笑,让人无法控制住自己的眼泪。李青的微笑和深情的回眸,算是彻底击中我了,心里感叹着:斯人逝矣……紧接着的群舞和开场电闪下的群舞非常的相似,强烈的冲击着我的神经,心里很紧张,不知道下面导演要作何处理,象小说那样越狱还是还原历史中的大屠杀?可恶的叛徒最终被疯老头掐死了,看着他被踢下场,心里有种快感。随着轰隆隆如雷般的巨响,铁墙轰然倒下,心想:完了,要出人命了,拜托导演还是不要太残忍吧。可现实是何等的残酷,当难友们冲出牢笼的一刻,眼前交织起电闪般的密密的枪网,突突突的枪声让我几乎不忍再看。眼前的壮士一个个倒下,染红着脚下的山岩。当时的心情真的很悲痛,可导演竟然还是不放过我最后一根神经,在一束昏暗的灯光下,江姐的身影再次出现,一声枪响,随后一片沉寂……他们终于都去了……
纷纷落下的几只红色花瓣,应该是红梅花瓣吧,竟带给我一种香消玉殒的悲凉感。此时的我,一副失落的样子,不知还该期待些什么。大概导演是个心理学家,好似体察到了我的心情,花瓣落处,熟悉的身影从台下慢慢升起。她此时的目光仍然是平静的,但却很柔美,蓝色旗袍已经被一尘不染的白色取代,已是另外一个世界里的灵魂了。老彭适时地迎候着她,和她相依相拥在一起。与此同时,疯老头这个唯一存活着的难友,正扑向身后惨不忍睹的一片血场,音乐是那样的悲壮凝重。猛然想起曾看到过的照片上渣滓洞火烧后的惨景,似乎嗅到那一股股的焦糊味,一群曾经活生生的与我们年龄相仿的人啊,何其悲哉!令人扼腕……当疯老头从死去的女恋人冰凉的双手上举起“监狱之花”踉跄着走到台上时,红梅赞的音乐再次响起,还是那飘飘的远远的女声。这一幕真的是让人热泪盈眶……随后,牺牲了的难友们一个个重生,红色雾蔼缓缓流动升腾,红梅赞的音乐开始慢慢溶为合声,永生的灵魂随之起舞。这段群舞将主题立意升华得很高,伴着逐渐强劲的合音,壮士的灵魂一个个走向天边的光亮,当音乐达到高潮的时候,江姐和老彭双双走到台前,身后的一对恋人、母亲同时起舞,红梅赞的唱词突然响起,把全场气氛推向最高潮。随着音乐,英灵们面带着笑容,与我们告别……英烈们,矗立在红岩之上,在烈火中得到永生!红色绸缦徐徐垂下,五颗金星映射到红旗上!似乎到了一部纪录片的结尾,“浩然正气”雕塑的群像在帷幕上由左至右缓缓滑过……看最后这场的时候,早已被那种悲壮感人的氛围紧紧地拢住,什么舞蹈细节都已不再重要了,留下的是一种纯粹的感动。最后的那首歌也很优美,只是我仍在想那面血红的五星红旗,也许不如就停在那里,似乎他们已经融入了那片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