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3685阅读
  • 61回复

[贴图] <青春之歌> 卢嘉川 (康泰 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筱香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6-04-25
从像片看,觉得高云翔(最新版的卢嘉川)不够成熟,不知演出来的效果如何?
筱香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6-04-25
别指望了。虽说康泰的卢嘉川不是最理想的,但恐怕再也找不到能超过他的了。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yihong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6-05-08
引用第8楼苗溪2006-04-13 20:34发表的“”:
卢舟所说的新版是那一版啊?
最新版的卢嘉川是这位小朋友(高云翔)演的 (没搜到剧照) :
.......


Oops. This is not the 卢嘉川 in my mind at all. 康泰 is still the perfect 卢嘉川.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6-05-08


卢嘉川?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6-05-08
1990年代中期拍摄过一个"中年版"的《青春之歌》,陈建功编剧,卢嘉川的扮演者叫丁军,身材很魁梧,形象却很笨拙。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6-05-08
那个“中年之歌”,还没看到卢嘉川出来,俺就看不下去鸟。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yihong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6-05-08
引用第23楼穆阑2006-05-08 13:16发表的“”:

卢嘉川? [表情]



F4?
离线hongyanhun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6-05-08
这个是sina找来的新版卢嘉川造型。
离线yihong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6-05-09


This MM = 林道静?!!??

And 张晓光 is scaring me away:

导演张晓光介绍,新版《青春之歌》将对部分台词进行处理,“如果把当年特别书面的话再搬过来,观众看着会感觉别扭,而且过去的表演都比较夸张,现在要表现的更真实纯朴。”
离线yihong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6-05-09
引用第8楼苗溪2006-04-13 20:34发表的“”:
最新版的卢嘉川是这位小朋友(高云翔)演的 (没搜到剧照) :
.......


I found some:



戏外“余永泽”与“卢嘉川”互相切磋



戏里“余永泽”与“卢嘉川”针锋相对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6-05-09
http://www.chinese.bnu.edu.cn/Forum/topicold10047.htm

    电视剧《青春之歌》今日于北师大辅仁校区东花园取景
  本月25日上午十时半,就I 者与友人在位于西城区定阜大街,护国寺恭王府附近的北京师范大学辅仁校区东花园内看到电视剧《青春之歌》的摄制组和大批着民国装的群众演员。通过与剧组工作人员的交谈,笔者了解到,该剧是由海润影视公司投资的红色经典的翻拍。该剧是由建国后作家杨沫的同名小说改编,初步计划为20集左右。50年代末由崔嵬、陈怀皑执导的同名影片,则成为十七年革命经典电影的代表作。
  今天上午拍摄的是由海岩剧中发掘的新人高云翔扮演的男主角卢嘉川在游行前领学生高呼口号,慷慨诚词的镜头。高云翔身穿黑色毛衣,围黑色围巾,十分敬业。在导演的要求下该镜头拍了七遍,有数次群众演员穿帮,高云翔都十分认真的高呼口号,到最后声音不免有些嘶哑。在演员休息时笔者看到有几名该校区的学生与剧中一些群众演员合影。
  辅仁校区原为清末涛贝勒的府邸,1925年建立辅仁大学,当时是教会学校,于1952年被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其建筑自建校起一直保留至今,由于其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成为许多著名影视剧的外景地,如《霸王别姬》,《手机》等。

http://www.bjt.net.cn/news.asp?newsid=144930

《青春之歌》吵架戏一次过

作者: 赵楠楠 | 来源:




上图为童蕾、谢君豪的扮相。本报记者张伟摄


本报讯(记者赵楠楠)20集红色经典改编剧《青春之歌》目前正在北影厂紧张拍摄。昨天,记者探班正巧碰上拍摄一场吵架戏。
这场戏讲的是高云翔扮演的卢嘉川被特务追捕,童蕾扮演的林道静将他藏在家里,谢君豪扮演的余永泽由于吃醋与“卢嘉川”大吵一架,并将其赶出家门。这场戏在电影中也是经典一幕。“余永泽”着长衫,围围巾,与洋装打扮的“卢嘉川”形成鲜明对比,两人配合默契,先是争辩,随后只见“余永泽”啪的一声把右手上的书本重重地往桌上一摔,大声喊道:“你凭什么呆在我们家。”整场戏只拍摄了一次便通过了。金马影帝谢君豪说,无论在原著还是电影中余永泽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而新版余永泽的反派形象被淡化处理,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书呆子。


http://www.stardaily.com.cn/view.asp?id=196991

电视版《青春之歌》正在拍摄中 大学生演戏动真格的
2006-4-8北京娱乐信报 www.stardaily.com.cn

    电视版《青春之歌》在北京开始拍摄,《亮剑》的女主角童蕾出演林道静,通过“海岩剧”走红的高云翔出演卢嘉川,因贾樟柯的《世界》逐渐声名鹊起的成泰燊扮演江华,香港演员、金马影帝谢君豪扮演林道静的第一任丈夫余永泽。一个全新的演员阵容,能否感动现代的年轻人?本报记者前往剧组探班,了解到该剧拍摄中的一些有趣事情。




“林道静”也能用上手机啦


  服装、造型与电影十分相似
  记者探班时,剧组正在拍摄卢嘉川教育进步青年林道静,结果碰上余永泽回家,余永泽与卢嘉川发生了小摩擦的一场戏。拍摄现场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明清街上,一个搭建的四合院里,演员的服装与造型都与当年电影版十分相似。谢君豪身着长褂,一条白色围巾绕在脖子上,童蕾宽松的蓝色长裙外披着白色毛线外衣,齐耳的短发,干净利落,高云翔则是那个时代标准的“西洋服”。
  谢君豪给记者上了一堂课
  谢君豪是一个香港人,听他说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记者们都觉得他演一个那个时代的大学生会比较难把握一些。没想到一采访,这位大哥倒给大家上起课来——《青春之歌》是什么时代的戏,那个时代年轻人应该是什么状况,余永泽又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谢君豪说,他觉得余永泽不是一个坏人,“在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下,每个中国人都会思考抗日救国,只不过寻求救国的方式不同,我认为余永泽不主张学生运动,他在当年是执着于用学问救国。”谢君豪说,为了演这个人物,他翻了很多那个时期的历史资料,他甚至了解到余永泽的原型是作者杨沫第一任丈夫张中行,他还去看了看张中行的资料。
  校园拍戏学生动“真格的”
  童蕾还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事情,《青春之歌》已经拍摄了15天左右,剧组前两天就抓紧时间拍摄了火车站、大学校园等一些重场戏。拍大学校园那场戏让她很感动,当时那场戏讲的是学生和警察起了冲突,她也在学生中间,当时剧组找来了一批大学生出演。拍摄的时候,几个演员化装成警察,阻拦学生。结果扮演大学生的群众演员越来越气愤,到最后因为太投入,几个学生居然揪着“警察”就要真打。童蕾说,拍摄时的那种气氛让她很感动,她周围的学生们都沉浸到了那种气氛中,“为了祖国危亡,必须站起来了”,那种使命感让她感动
  “林道静”恶补张恨水作品
  《亮剑》中饰演田雨的童蕾成为新版林道静。童蕾说,电视剧版的林道静和电影版有所不同,“在电影中,林道静显得比较‘直线’,我演的这个林道静层面更多一些,也更加‘小资’一点。比如她无论到什么地方去,都要带一个花瓶,走到哪里都要插上花。虽然她是一个革命女青年,但她和任何爱美的女性一样,喜欢这些美好的东西。这可能是电影因为篇幅的原因无法表现出来的地方。”童蕾说,为了培养林道静身上的这种气质,她特意看了很多张恨水的小说,想找到那个时代女性的那种感觉。拍戏前的一个月,她就不再接任何别的剧了,而是专心致志地“补课”。
  信报记者 任嫣
~~追~~
离线子夜凯旋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6-05-09
我也喜欢王新军扮演的黎剑之。《暗算》我不但下载,还刻成了光盘,就是还没来得及看,听你们这么一说,还真想抓紧看看。
苗溪传上来的新版《青春之歌》卢嘉川的扮演者,我真想象不出他会把小林的引路人演成什么样
敬仰革命英烈,传承红岩精神。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6-05-09
我买了《暗算》的正版碟,一个搞国安工作的同学特别推崇《暗算》,迷上了柳云龙,我看了“听风”,还不错,“看风”看了一集,不太喜欢。也不喜欢安在天那故作深沉状。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6-05-09
“童蕾说,为了培养林道静身上的这种气质,她特意看了很多张恨水的小说,想找到那个时代女性的那种感觉。拍戏前的一个月,她就不再接任何别的剧了,而是专心致志地“补课”。”

——倒地,看张恨水的小说找林道静的感觉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6-05-09
林道静在去北戴河的火车上是在看一本张恨水的书吧。她读张恨水的书,找林道静最初的气质、感觉应该没什么问题,就是千万别林道静参加革命工作以后也腻腻歪歪的就行了。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6-05-10
引用第34楼苗溪2006-05-09 23:22发表的“”:
林道静在去北戴河的火车上是在看一本张恨水的书吧。她读张恨水的书,找林道静最初的气质、……。


貌似不是这么简单的逻辑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6-05-10
筒子们不要对张恨水那么反感嘛,呵呵。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6-05-10
我说这个倒不是反感张恨水,虽然我的确也不喜欢他。我是想说,因为角色爱看张恨水,演员就看张恨水找角色的感觉,这思维也太直线了点儿——爱看张恨水的人多了去了。俺认为,爱张恨水算不上是林的区别性特征,至少不是最突出的区别性特征。演员要是好好读读《青春之歌》小说本身,大概效果也比看张恨水好。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萧佑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6-05-11
岁寒说的有道理。这部青春之歌呀,悬了!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6-05-26
引用第14楼苗溪2006-04-15 12:12发表的“”:
很高兴柳云龙也被<国际歌>感动:
  柳云龙:不瞒你说,直到我做后期,我往里填音乐的时候,按着那时我的感觉已经变得麻木了,但常常我看到阿炳的死,看到钱之江的死,我填不下去了,得沉静好大一会儿。包括最后《国际歌》再次想起,我依然泪流满面,之前因为做演员没有这种体会,当然第一次体会到这种感觉时突然觉得自己是个特别脆弱的人,但当剧集播出后,我看到大家的反应时体会到,这不是自己脆弱,而是人共同的情感。
.......


片尾非常好,视觉上时空的交错迷离与听觉上《国际歌》的倾泻而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很有震撼力。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