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619阅读
  • 16回复

重庆渝北回兴中学纪念江姐牺牲59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英雄无语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知道了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据红岩联线报道,11月14日重庆渝北回兴中学召开纪念会,全校师生共同悼念江竹筠烈士牺牲59周年,缅怀烈士精神,弘扬革命传统。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11-19
说说我纪念这个日子的方法哈。那天在杭州,丫丫说要去献血。我还没献过血,心想干脆我也去献,纪念一下11月14日。因为我没献过血,当天晚上又很重要,先前打算献200ml,后来采血的人说A型血很缺,我就献了300ml。那天,丫丫也献了300ml ,不过她是第二次。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1-19
我们这里只能献200或400CC,300C还是头一次听说.据说现在许多血站200CC都不收了,要献就400CC.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11-12
http://cq.qq.com/a/20091112/000627.htm
渝北区回兴中学 4位老校友母校忆江姐http://cq.QQ.com  2009年11月12日17:13   商报滚动    评论0条重庆商报滚动新闻 记者 纪文伶 梁鹏 16:55 报道
渝北区“纪念江竹筠烈士殉难60周年”活动今日在江姐的母校,渝北区回兴中学内的中华职业学校旧址举行。同时,这里正式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齐聚原中华职业学校,回忆他们共同的校友——江姐。

“江姐”名字源自职校

1940年秋,已是中共党员的江姐为了掩护身份,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班,直到党组织1941年秋将她调离,她在此潜伏约一年。今天,四位老人冒雨来到60多年前的母校。他们的平均年龄接近85岁。重大退休教授蒋子恒回忆说,那时候,江姐比一般的同学年龄大,很照顾弟弟妹妹,因此大家都习惯叫她“江姐”,这个名字就是从那时起流传出来的。虽然并不熟识,但江姐在学校出名的学习用功,组织能力强,其他同学都很佩服她。

82岁的赵昌琪说,当时江姐发传单,做宣传工作都很隐秘,直到解放后,才在报纸上看到她遇难的消息,才知道她原来是地下党员。

江姐演《日出》陈白露

在四位老校友眼里,江姐不仅能干,而且多才多艺,她曾经出演了话剧《日出》。金玉良老人回忆说,当时学校在寸滩的白沙沱演出《日出》,她演出主角陈白露。当时每场演出,江姐都非常认真,每次都往返步行30多公里来回奔波。

据了解,中华职业学校在回兴办学4年,除江姐外,红岩革命烈士许晓轩、彭立仁、胡友猷等也曾在该校工作或学习,并从事地下活动。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1-12
以前只知道江姐能歌善舞,头回知道江姐还演过《日出》里的陈白露。
离线难忘当年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1-12
过去只知道江姐喜爱整洁,即使在艰苦岁月中也不忘尽可能地美化生活。此外,她还喜爱读诗,也写诗,可惜只留下一首,还是被朋友所抄留念的,并非原件。

能演话剧《日出》主角陈白露,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般多才多艺啊。这个细节的披露才是“揭秘”哪。
离线保卫祖国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1-12
首先,在这里提前怀念一下江姐以及其他“11.14”的殉难烈士。
其次,关于无偿献血的事情回答下红旗飘飘朋友。国家规定,无偿献血一次是200到400毫升,最多一次不能超过400毫升。因此,有一些地方有200,400的采集方式,也有一些地方有300,400的采集方式。如果开展很好的地方,可能只有400毫升一种采集方式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离线难忘当年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1-12
引用第1楼苏日朗于2008-11-19 16:29发表的  :
说说我纪念这个日子的方法哈。那天在杭州,丫丫说要去献血。我还没献过血,心想干脆我也去献,纪念一下11月14日。因为我没献过血,当天晚上又很重要,先前打算献200ml,后来采血的人说A型血很缺,我就献了300ml。那天,丫丫也献了300ml ,不过她是第二次。

恕我冒昧,请问您视力如何?假若眼睛高度近视的话,就不能被允许献血呵。而且献血一次最好不超过200,尤其是女孩子。切切!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1-12
引用第7楼难忘当年于2009-11-12 20:51发表的  :
恕我冒昧,请问您视力如何?假若眼睛高度近视的话,就不能被允许献血呵。而且献血一次最好不超过200,尤其是女孩子。切切!

谢谢关心哈!我的视力么,肯定是不算好,但是高度近视是肯定算不上的,呵呵~
不好意思,楼歪了...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1-13
引用第3楼松竹梅于2009-11-12 20:13发表的 :
http://cq.qq.com/a/20091112/000627.htm
.......
“江姐”名字源自职校
1940年秋,已是中共党员的江姐为了掩护身份,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班,直到党组织1941年秋将她调离,她在此潜伏约一年。今天,四位老人冒雨来到60多年前的母校。他们的平均年龄接近85岁。重大退休教授蒋子恒回忆说,那时候,江姐比一般的同学年龄大,很照顾弟弟妹妹,因此大家都习惯叫她“江姐”,这个名字就是从那时起流传出来的。虽然并不熟识,但江姐在学校出名的学习用功,组织能力强,其他同学都很佩服她。
江姐演《日出》陈白露
在四位老校友眼里,江姐不仅能干,而且多才多艺,她曾经出演了话剧《日出》。金玉良老人回忆说,当时学校在寸滩的白沙沱演出《日出》,她演出主角陈白露。当时每场演出,江姐都非常认真,每次都往返步行30多公里来回奔波。


更喜欢江姐了,也更加怀念……
离线1234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1-13
缅怀江姐等11.14遇难的英烈!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11-13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dxxy/news/2009/11-13/1963504.shtml
"江姐"名字如何得来?老校友:读书时同学尊称(图)2009年11月13日 11:41 来源:华龙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天,渝北区回兴中学,一老校友在江姐塑像前给同学们讲述江姐的故事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江姐出演《日出》陈白露

  在校友眼里,江姐不仅能干,而且多才多艺,喜欢打篮球、唱歌、读书、写文章,还是班里壁报的编委,每期壁报都有她的文章。她曾经出演了学校话剧团排演的《日出》。84岁的金玉良回忆说,当时学校举行校庆,设在寸滩白沙沱的机械科要演出《日出》,但当时全是男生,于是,她主动当“外援”,演出陈白露。当时每次演出,江姐都要往返步行30多公里,但她非常认真,最后演出也很成功。

  网上有众多“江姐粉丝”

  “江姐”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记者看到,网上有专门的“江姐”贴吧,簇拥“江姐”的“粉丝”成千上万。网友们认为,“江姐”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网友“JASON”认为,“精神的力量比美貌胜过千万倍,一千年后,‘江姐’的名字还会继续流传下去并熠熠生辉。”

  1949年11月14日,江姐被特务秘密枪杀,时年29岁。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1-13
江姐不仅演过《日出》里的陈白露,还喜欢打篮球,也是头回知道。

网上有众多“江姐粉丝”  
这话说的一点不错。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11-13
引用第12楼松竹梅于2009-11-13 13:50发表的  :
记者看到,网上有专门的“江姐”贴吧,簇拥“江姐”的“粉丝”成千上万。  

但愿如此...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铿尔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11-13
怀念江姐!

跟苏小妹说句题外话,今天看报纸时看到个拿新鲜血浆当兰花肥料的事儿,真叫人心寒。好像也是在重庆吧 ……
望断云天暮与朝,双星聚首叹今宵。情深每笑银河浅,心近毋愁白馆遥。一曲囚歌明志洁,千针文绣喻松骄。丹心矢志长相守,乌鹊何须更筑桥。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11-13
引用第15楼铿尔于2009-11-13 21:59发表的  :
怀念江姐!
跟苏小妹说句题外话,今天看报纸时看到个拿新鲜血浆当兰花肥料的事儿,真叫人心寒。好像也是在重庆吧 …… [表情]  

啊?还有这种事情啊?刚刚百度了一下,看得我心惊胆战...不过,这个是在成都。

今天,我打算十二点以后,就是说,等到明天到来之后再睡。虽然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非要这样做...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保卫祖国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11-14
回 16楼(苏日朗) 的帖子
苏小妹妹,回答你一句。关于那个浇花的新闻,现在已经有最新处理结果了,请去网上查查最新新闻。那个血浆浇花,首先是报废的血浆,且报废过程的处理失当造成的。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