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1149阅读
  • 21回复

[分享]一张比较清晰的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岁寒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06-12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江南茉莉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6-12
说真的,一直觉得那个时候干地下党的知识分子和世家子弟,无论是样貌还是气质,都有一种惊人的雍容之感,沉静,平和,淡定,那眼神,无一例外的,看起来都象一滴清水悄无声息地落入大海。除了这张江竹筠和论坛上其他烈士的照片之外,还有那张近年发现的赵一曼,也是这样。
离线翼翱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6-12
我见过赵一曼抱着宁儿的照片,还有一张扎皮带挎着枪的,一张躺在病床上的,不知茉莉说的是哪张?还是另外又有新发现的?
振翼翱九霄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6-13
挎着枪和躺在床上的,真实性待考,因为似乎都只在SM论坛发布过。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小美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6-13
引用第3楼岁寒2006-06-13 07:29发表的“”:
挎着枪和躺在床上的,真实性待考,因为似乎都只在SM论坛发布过。 [表情]


躺在病床上的那张, 我在写她的一本书里面看到过, 书名不记得了, 比较薄, 在图书大厦翻到的.
节节青挺立
叶叶翠昂生
离线萧佑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6-14
挎着枪的那张也不是假的,在很多官方的涉及东北抗联历史的书里面都有。经常可以看到。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6-14
引用第1楼江南茉莉2006-06-12 21:08发表的“”:
说真的,一直觉得那个时候干地下党的知识分子和世家子弟,无论是样貌还是气质,都有一种惊人的雍容之感,沉静,平和,淡定,那眼神,无一例外的,看起来都象一滴清水悄无声息地落入大海。除了这张江竹筠和论坛上其他烈士的照片之外,还有那张近年发现的赵一曼,也是这样。

呵呵,苗溪同学发现,刘国志烈士的眼神比较有锋芒。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yihong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6-14
引用第3楼岁寒2006-06-13 07:29发表的“”:
挎着枪和躺在床上的,真实性待考,因为似乎都只在SM论坛发布过。 [表情]


Can you post that picture? I have never seen that and don't want to visit the SM sites anymore. Thanks!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6-14
引用第7楼yihong2006-06-14 19:15发表的“”:
Can you post that picture? I have never seen that and don't want to visit the SM sites anymore. Thanks!



引自网同赵一曼纪念馆。我对这两张照片的真实性非常怀疑,现在以讹传讹的东西太多了。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江南茉莉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6-15
是,就是这个吧。



离线jjzdzxd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9-14
引用第8楼岁寒于2006-06-14 19:22发表的  :


引自网同赵一曼纪念馆。我对这两张照片的真实性非常怀疑,现在以讹传讹的东西太多了。

发现你到处都将自己当作权威一般居高临下。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9-14
这期<<读者>>刊登了一篇纪念赵一曼烈士的文章, 写得很动情,也十分令人震撼!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9-14
第18期<<读者>>刊登了一篇<<遮蔽与记忆:赵一曼>>, 记录了赵酷刑面前所非常人所能忍受的苦痛,用烧红的铁钎刺手指所表现出来的坚贞不屈.在<读者>论坛上,该文也掀起大讨论,摘录一部分如下:

1:看下来,大家都承认这是一篇颇有震撼力的好文章,只是有些人觉得了解更深才会理解、佩服更深,有些人觉得太惨绝人寰不忍卒读;有些人觉得要作为一个成年人,接受这样的惨烈都有点难度,再叫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接受的话是不是有点过于沉重?
至于我个人,本来看不下这篇文章,看这么多人讨论,特意认真看下来,心里非常难受我承认这是篇好文章,理智上也觉得应该支持这样的直面惨烈人生的态度,但从情感上,其实很难接受这样惨绝人寰的细节。看了投票,到现在还没有投反对票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出于我这样的“理智上赞成”的心理考虑,所以投了赞成票?一篇文章能引起这么多人的讨论是很幸运的事,不过不知道这评论、投票里面会不会有学生,他们对此的真实态度是怎样的呢
I大家的讨论其实提出了一个这样的命题: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讲述我们的历史,既尊重历史真实,又尊重历史人物,还能让家长放心、让孩子感觉这是“生命中能够承受之重”呢?这实在是给《读者》编辑提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2:昨天买了18期<读者>特意看了这篇,觉得才有发言权:
为什么不可以还原历史,文章除了真实而有限度的描述,没有刻意去渲染血腥或者暴力的细节,点到为止,震撼并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久久不去的疼痛、烈士的疼痛通过文章传递过来,通过时空传递过来,我以为没有理由对《读者》采用这样的文章说不.
我们甚至比我们更年轻的一代,没有理由不去回首历史,没有理由不接受钻心的疼痛,只要是能够读懂这些文字的人,我相信,绝对已经具有承受苦难的勇气和条件。我们需要承担的,不仅仅是光辉的英雄主义,我们更需要从内心世界强烈感知我们应该崇尚的真实的、真正的英雄主义,相信读过此文,我们的英雄才是活生生的,才是永生的,才具有耀眼的光芒,照亮着我们每个人心路,照亮着整个国家的前程。
)希望《读者》杂志多刊发一些震撼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在《读者》里更多一些才好!

3:有人认为让小学生了解《遮蔽与记忆:赵一曼》这样的真实事件,是不适合当前的教育的。但是,成人如你我了,却有人对此表示厌恶和回避。那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应该了解又适合了解的年龄段?王二小牺牲时只有13岁,还有刘胡兰,她是被国民党反动派害死的,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她的年龄。她牺牲时年仅15岁。他们从小耳闻目睹敌人的暴行,同时周围的人对他们进行了反抗斗争的教育,所以他们才那么小就敢和敌人作斗争的。因此,引导今天的孩子了解残酷却真实的历史是必要的。我认为,根据读者论坛上对这篇文章的争议现象来看,现在让大家来阅读,从教育普及的角度讲,是显得晚了。如果从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就开始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的话,就不会再有今天部分读者提出的诸如:“揪心难过发怵震惊”、“暴力”、“低俗”、“性变态”、“恶心”这些反应了。当然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哪些有益的方式方法,相信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更妥善的方案。
我认为,《读者》这本杂志的受众。是一个具有相当的知识积累、相对全面的观察范围以及客观的辨别是非的能力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人已经具备了,了解类似这样惨烈的历史事件的承受能力。如果,有人从描述英雄受难的文字当中看到了“性变态”之类的东西,那说明,这个人的知识积累是相对薄弱的,他的阅读倾向是略显低俗的。文章要表达的,是通过受难的残酷来表现英雄的壮烈和无畏,这一点,你感受到了吗?这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描写英雄就义的文章中,你没看到威武不能屈的大义凛然,却看到了低俗和性变态,这真是让人大感意外的事,实在是辜负了《读者》的良苦用心。我认为,《读者》出于一份真挚的历史责任感才积极的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阅读,这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对于我印象中相对保守的《读者》杂志来讲,是非常难得的事。是值得肯定的进步的做法。这可能正是《读者》不同于其他杂志的一个细节。通过登载这篇文章,我看到了《读者》具有别人不具备的史命感。把办一份杂志,当做完成一种使命,这实在是广大读者的幸事。
我不怎么连续的阅读《读者》,所以《读者》上类似《遮蔽与记忆:赵一曼》这样的文章到底选载过几篇,我没有查询过,我觉得应该不多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文章少,才会有今天的争议。我现在有种很庆幸的感觉,就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我们很少有机会阅读,而《读者》给我们当了一个很好的向导。这会让那些对这方面的历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有目标、有选择的去了解去研究。我盼望,《读者》在今后能提供更多这样的文章让大家来学习和掌握。这对于今天的教育,以及正在争议的我们来说,实在是当务之急。

4:读了这篇文章,的确有些心惊。
日军这种惨绝人寰的行为,已经完全背离了作为人类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义。但是历史就是这样的,正视历史,正视战争的残酷以及它给人类造成的身体和心灵上的重创,我们才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避免人类悲剧的再次发生。这篇文章只是残酷战争的一个缩影,它毫不掩饰的揭露了日军的罪行,虽然会让我们觉得触目,但无论如何,历史不容回避。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9-14
引用第10楼jjzdzxd于2008-09-14 15:00发表的  :
发现你到处都将自己当作权威一般居高临下。

恭喜一下你的“发现”先。
不过——
到处?你还在哪里见过我?我不认识你啊。
我在一个小论坛上怀疑一下一照片的真实性就是居高临下,就是把自己当权威了?你这逻辑才是真正的居高临下把自己当权威吧?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9-14
引用第12楼红旗飘飘于2008-09-14 15:35发表的  :
如果,有人从描述英雄受难的文字当中看到了“性变态”之类的东西,那说明,这个人的知识积累是相对薄弱的,他的阅读倾向是略显低俗的。文章要表达的,是通过受难的残酷来表现英雄的壮烈和无畏,这一点,你感受到了吗?这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描写英雄就义的文章中,你没看到威武不能屈的大义凛然,却看到了低俗和性变态,这真是让人大感意外的事,实在是辜负了《读者》的良苦用心。我认为,《读者》出于一份真挚的历史责任感才积极的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阅读,这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对于我印象中相对保守的《读者》杂志来讲,是非常难得的事。是值得肯定的进步的做法。这可能正是《读者》不同于其他杂志的一个细节。通过登载这篇文章,我看到了《读者》具有别人不具备的史命感。把办一份杂志,当做完成一种使命,这实在是广大读者的幸事。
.......


呵呵,好深刻的批判,好良苦的用心,好特别的使命!

可惜这些东西一点都不新鲜,N年前在个别SM人士办的烈士纪念网站和论坛,这样的高论已经被宣扬过N次了。

作孽啊!

关于受刑的话题,本坛已经说过不知道多少回了,不欢迎。

12楼的帖子暂时放着,但是不希望看到继续对受刑展开讨论。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官众仆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8-09-14
      为什么要回避“对受刑展开讨论”?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09-14
引用第15楼官众仆于2008-09-14 19:38发表的&nbsp;&nbsp;:
为什么要回避“对受刑展开讨论”?

每个论坛都有自己的定位。不是要刻意回避什么。但是对酷刑的讨论往往会走向SM,这个我们无法控制,事实上也有一些SM人士来本坛做过各种试探,甚至发表过不堪入目的下流帖子。也有著名的SM论坛自作主张地连接过本坛。如果本坛成为特殊人群的活动地点或关注地点,那就完全违背了我们建坛的初衷。

另外,我们的确也觉得酷刑本身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小美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12-25
引用第19楼平平淡淡于2008-12-24 13:58发表的  :
就目前来看,顶楼的这张照片是江竹筠生前最后的照片。
另,这照片是不是江竹筠要在万县法院工作,所以去照的一张证件照。因为照片里似乎没有景,也不像朋友要给她照相而照的。


应该不是, 杨韵贤的回忆里说:
"云儿满月后,江姐去照了一张像。当时我陪她去取得照片。我们到走马街一家凉粉店吃凉粉时,江姐把刚取的照片给了我一张以作纪念。这也就是我现存的唯一的一张江姐的照片。"
而那篇文章里所贴照片就是这张, 所以这张照片应该是46年夏拍摄的, 此后江姐回重庆后再未返川大, 估计她拍照片也是希望给几位好友留作纪念. 董绛云应该是也有这张照片. 江姐的最后一张照片很可能是她们一家三口那张.
节节青挺立
叶叶翠昂生
离线小美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8-12-25
那篇文章里对照片的注释是: 1946年时的江姐. 而且文章里特别说明了杨手里的照片就是所登的那张. 其实这照片上看, 头发的确是微卷的, 就是刘海和发梢的位置.  
节节青挺立
叶叶翠昂生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8-12-25
引用第22楼小美于2008-12-25 05:19发表的&nbsp;&nbsp;:
其实这照片上看, 头发的确是微卷的, 就是刘海和发梢的位置.&nbsp;&nbsp;[表情]


刘海在哪里?
~~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