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炎http://www.hbrb.com.cn/hbrb/wnews/shownews.asp?id=1209 第三集 针对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北京学生率先掀起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赵世炎参加了“十三校代表联会”这个前线指挥部,出色地组织了附中同学参加“五四”运动。
在接父母进京的途中,他慕名去拜访恽代英。在武汉,他邂逅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夏之栩。高中毕业后,赵世炎放弃上北大的打算,决定“到离‘革命’和‘主义’更近的地方”———法国去勤工俭学。
第四集 在旅途中、到法国后,赵世炎一直关照、帮助着同伴们。由于对“勤工”与“俭学”关系的不同看法,以赵世炎为首的勤工俭学学会和以蔡和森为首的工学世界社曾产生一些龃龉,但考虑到“对付法国政府、北洋政府,应该团结一致”,赵世炎和同伴们主动登门拜访蔡和森等人。
根据国内的指示,由张申府、赵世炎、周恩来等组成的中国共产党旅欧党小组成立。
第五集 赵世炎、王若飞与蔡和森等人畅谈三昼夜,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团结奋斗的共同目标。随后,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并马上领导了为勤工俭学学生争取学习和受教育权利的斗争。
1922年中共旅欧支部成立,赵世炎任书记。1923年赵世炎奉中共中央调遣,到苏联东方劳动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4年赵世炎回国,李大钊马上委以重任,让他担任北京地委书记,兼管北京、天津、河北的工作。
第六集 为给工人讲党课,赵世炎将与夏之栩的约会忘得一干二净。但不久后夏之栩调到北京区委工作,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
受李大钊委托,赵世炎作为北京各界民众和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去天津迎接北上共商国事的孙中山先生,向先生力陈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促进国共两党迅速达成协议,在北京成立了国民会议促进会。但是,段祺瑞、张作霖破坏国民会议的召开,在镇压爱国群众的“三·一八”惨案中,站在斗争最前列的李大钊、赵世炎都受了伤。
1926年,赵世炎调到上海,任江浙区委组织部长兼上海工会党团书记,为方便工作,化名施英。
第七集 在江浙区委会上,赵世炎提出举行工人武装起义和推荐周恩来担任起义总指挥的建议。第一次武装起义失败了。第二次武装起义又因钮永建按兵不动而终止。由周恩来任总指挥、赵世炎任副总指挥的第三次武装起义,于1927年3月20日举行。驻上海的北伐军白崇禧部拒绝出兵,上海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胜利。这时身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才来到上海,一面公开表示支持工人,一面却在密谋镇压革命。
反革命大屠杀开始了。
第八集 党中央调周恩来和赵世炎去中央工作,赵世炎要求暂时留下做好善后工作。由于韩步先的出卖,赵世炎被捕了。在狱中,严刑和利诱均未奏效,他始终坚贞不屈。刑场上,迎着大风,赵世炎身着满是血迹的白衬衣,戴着沉重的脚镣手铐,昂首挺胸走来。他奋力举起右手,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4月9日至13日中央台(一套)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