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619阅读
  • 1回复

一首真情的歌,送给生了病的时代和迷路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henxiaogang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2
转自无名:

那天晚上,我们在列农墙。

他和几个朋友在这里有小型的音乐演出。暮色渐深,三三两两来了不少人,各种肤色和神情,聚集在列农墙边,能清楚地听见伏尔塔瓦河奔流的水声,墙上涂鸦着的巨大列农头像与其他杂乱的字句,被微弱的灯光照得明明灭灭。

谁也无法知晓,1980年那个黄昏,谁在列农死后第一个在这面墙上写下字句。对于我这个异乡人而言,亦无从感触时代的交替与星月的流转。这二十四年来,孤独的墙见证了改革,革命,经济的崩溃与复苏;见证了苏联的坦克开走,而麦当劳又隆隆开来。那些巨大的变革与阵痛,间或有扭曲与挣扎,在我的故乡何尝不如是。那么多人写下画下,一层叠着一层,色彩压着色彩。

不少中国人,在捷克的留学生,亦有从邻近的德国、奥地利、波兰过来的中国学生,听见熟悉的语言,却听不清他们的交谈。一群从汉堡来的学生,有德国人,波兰人和捷克人,还有一个来自中国,他们划着自己制作的小船,沿着易北河逆流而上,穿越大半个德国和捷克,来到布拉格。听说了演出,便将船停在不远的岸边上来了,和他们有了愉快的交谈,那些自由坚毅的大男孩,令人欣喜。



他是主唱,捧着一把很大的木贝斯。一个查理大学的中国女学生,拉着小提琴。弹吉他的捷克男孩,一头金发,异常英俊和冷漠。鼓手是法国籍的黑人,一直住在布拉格。弹钢琴的男孩格外引人注目,干净的黑色头发和礼服,一个犹太人的大鼻子。他来自波兰。华沙。《钢琴师》故事发生的地方,肖邦的故乡。看见他忽然想见战争,铁丝网和集中营,盖世太保的黑色长靴,而他们,依然活在钢琴声中。

第一曲,小提琴在夜色中拉开序幕,轻柔婉转,这曲调在布拉格,已听过多次,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中国初中的音乐课上,亦有这支曲子,课本上写着:两条小溪汇成伏尔塔瓦河,流向远方。穿过茂密的森林,听见那猎人号角的回音;流过丰收的田野,传来农村婚礼的喜乐;月光下仙女们在闪光的波浪上歌唱,奔腾的河水冲击着岩石,奏鸣着掀起浪花。河水滚滚而下,流向布拉格……

那提琴声似夜莺的歌唱,钢琴声玲珑的渗透其间。渐渐地,提琴声轻了下去,只剩下钢琴简单的几声节奏,整个伏尔塔瓦河都安静了,只有钢琴声,一下一下地响着。远远地,河上的小船点起盏盏煤油灯,起起伏伏。

他用低低的嗓音开始歌唱,那么安静的唱。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我的身体僵住了。我竟然听到泪水清晰上涌的声音。这首歌,我和我的同龄人,都是从小听着,唱着,未曾觉得有多么动人。申奥成功的晚上,我刚来剑桥,亦有男生开着摩托在街上高声齐唱国歌。他们为什么没有唱这首歌?而现在,我听着伏尔塔瓦河的流水声,竟觉得这首歌是世上最美。我不曾深切感到什么思乡之情,什么爱国的感情,我只是想哭,觉得它美,令人落泪。

他继续唱,木贝斯的声音加了进来,小提琴也开始歌唱。那歌依旧不被他唱得激昂,只是淡定,有些许忧伤。

姑娘好像花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该变了模样

电吉他激烈的噪音加了进来,鼓手隆隆作响,仿佛天空都在跟着合唱,婉转激昂。底下几个留学生和他一起唱了起来。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所有的中国人都在唱,一个女生悄悄地抹着泪水,我亦止不住轻声抽泣。外国人高声鼓掌与喝彩。他唱完,低低的用英语说,这首歌,给布拉格,给中国,给这个生了病的时代。小提琴依然拉着伏尔塔瓦河的旋律,渐无声息。

身边的德国男孩转过来问我,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我用英语告诉他,这首歌唱有一条宽广而美丽的河,河边的稻田有微风吹过,我们所有人,便在这地方成长。他低头不语,过了许久,说了句我唯一听得懂的德语脏话,真他X好听。
[ 此贴被chenxiaogang在2007-01-15 07:48重新编辑 ]
离线qingfeng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1-12
在伦敦的南肯辛顿地铁每天都会听到不同的歌手在演唱 有的时候那歌声真的可以唱出自己的心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