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3楼岁寒于2009-05-09 09:18发表的 :
何先生文中提到的开追悼会,是民盟为刘国鋕单独在刘家召开的,与中共无关。因为当时的形势很微妙,所以,有个刘领导的学生党员想去参加这个追悼会,又怕中共方面不高兴,还特地请示了上级。
1950年2月公布的235位烈士中,民盟盟员有24位(其中17位为党盟交叉)里面包括曾任民盟重庆市支委的章培毅烈士和1947年10月民盟转入地下后的重庆市临委成员黎又霖烈士。但当时由民盟主持为烈士个人举行的追悼会,见诸于史料的仅有刘国鋕的这次。民盟西南总支部主委楚图南主持追悼会并题词,民盟中央执委鲜特生写了挽联。这应该是民盟对于刘国鋕烈士等级评定结果表明的态度。
唐弘仁老在他的回忆录集《风雨九十年》中写过这样一件事:
1949年12月初,那时,重庆市刚刚解放,渣滓洞集中营被特务枪杀了二三百人,解放军军管会成立了一个烈士登记处。我到烈士登记处去查询并登记民盟的烈士。我在登记处向一位姓徐的干部讲:“我们民盟还有一些烈士的尸体没有入棺,暴露在渣滓洞外,日晒雨淋,家属十分难过,希望加速处理”由于我在讲话中两次提到“我们民盟”,“希望你们如何如何”。这位干部误解我讲的“你们”二字是指“你们共产党”。他很不高兴地说:“现在不要分什么‘你’和‘我们’了。不要讲什么‘我们民盟’,‘你们共产党’了。大家是战斗在一起的,烈士的血是流在一起的。”这位干部讲话时,语气很粗野,声音很大,当时给我的冲击很大……
从唐老的回忆中也可以感觉出当时各方面的关系的确复杂微妙。
[ 此贴被若水在2009-05-13 13: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