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红色浪漫》的基调与最强音
孙 丹 年
按:孙丹年系原歌乐山烈士陵园研究人员,其父也是重庆地下党人。
一、素材的把握与主题的提炼
2007年6月11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了由浙江省越剧团创作演出的越剧《红色浪漫》,以牺牲在重庆白公馆的刘国鋕烈士为原型,塑造了一组全新的舞台形象。
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的斗争事迹,不仅是一曲关于理想、奉献与牺牲的悲歌,更由于300多位烈士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的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性格禀赋与情怀,因此他们能够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他们面临各不相同、却又都是极其残酷和严峻的生死考验时,无论是敌我双方,无论是中共党组织内部,还是同胞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都发生着激烈复杂的斗争、冲撞、交流、融合,因此,这一群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展示着人性的丰富与复杂。
300多个灵魂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包含着丰富的思想、精神与人性的资源,因此这300多个烈士狱中斗争的事迹,也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但是,在进行创作时,对错综复杂的原始素材如何把握与定位,却是一个并不简单的问题。在一出歌颂革命烈士的舞台剧中,如何从烈士斗争事迹的素材中,提炼出切合于当代思想价值与当代审美取向的主题,如何确定艺术作品所要营造的艺术氛围的基调,奏响主题表达的最强音,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深入的开掘。
越剧《红色浪漫》,对这一丰富的创作资源进行了认真思考,在主题意义上作了深层次开掘,赋予旧的题材以新的意义。以刘国鋕烈士及其恋人曾紫霞、叛徒李文祥及其妻子熊咏辉为原型人物,成功塑造了一组舞台艺术形象。
二、剧情氛围的基调
笔者认为越剧《红色浪漫》成功的因素之一,在于准确地把握住了剧情氛围的基调。
一部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基调,就是他所要表达的主要精神和基本观念,应该是在对历史真实的准确把握和对现实社会需要的深刻分析研究之后,将二者有机融合而确定的。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中,由于对历史认识的局限,受“阶级斗争为纲”指导思想影响,有关白公馆渣滓洞革命斗争题材创作的基调,一般都放在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战胜敌人赢得胜利的渴望上。对抗性的场面比较多,情绪比较高昂,人物情感激烈而且极端,语言表达绝对化,革命烈士都呈现“金刚怒目”式的姿势,基调是高亢的。这种创作思路影响到后来的很长一段时期。
很明显,极端地强调仇恨、强调对抗的创作基调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现实了。仇恨和对抗的具体目标在今天的现实中已不存在。过渡强调仇恨,在今天不仅不适合,而且是反社会的。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时期,如何利用战争年代的丰富创作资源来为今天的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从事革命文艺题材创作的艺术家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越剧《红色浪漫》很好地处理了这一矛盾。对基调的把握,首先从历史真实出发。大批革命志士牺牲了生命,这是历史的悲剧。当年被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看守所里的革命志士,从案情分类来看,以我们熟知的1948年《挺进报》事件和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的被捕牺牲人数最多,达一百多名党员干部,还牵连无数进步群众惨遭迫害。这是因为1948年川东党领导人斗争决策失误以及其他复杂原因,导致重庆城区、万县地区、华蓥山区周围各县重大行动的失败。这是重庆解放前夕本来可以避免却未能避免的悲剧事件。这是重庆当代历史上异常沉重的一页,是沉痛的历史教训,沉重的历史悲剧。
文艺创作并不是要取代历史研究,但是文艺创作必须吸收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表现和歌颂历史事件中最为本质的美。那么如何把握历史本质的美?也就涉及到总体基调的问题。应该分析与事件本质相关的,是雄壮的美,正义的美,悲壮的、灿烂的、忧伤的、还是哀婉的……等等的美?
回首1948年的重庆,铅灰色云层下面,那一抹血色,向我们昭示着什么?
有一个启示: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作品中,从宏大的战争场面中提炼出了人道主义,使人性的美丽光晕笼罩在残酷的战场上。
《红色浪漫》在基调的设计上,没有以仇恨的激烈情绪为主,整部剧突出了爱的召唤,爱的缱绻和温馨。这是铁窗中的爱恋,因其压抑与残酷,巨大反差中尤其显得可贵。大段的清唱,不用乐器伴奏,没有任何衬托,清越脆亮的唱腔之外,背景一片敞亮,只觉得革命者的内心非常清澈。仇恨不是没有,最深刻的仇恨产生最强烈的热爱,仇恨的情绪退居和混合于远处的背景中。革命者展示着对理想的追求,对爱情的憧憬,对友情的向往,对亲情的眷恋,展现着美好心灵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而这是残酷环境中处于严重桎梏与摧残下的渴望,是压抑的、无奈的,囚禁中的共产党员勇敢地承受着难以承受的悲剧命运。在这里,充满内在力度、充满张力的爱的美丽光晕,升华在残酷的囚牢和刑场之上。
跟以往同类题材的基调相比,这部剧最大的突破,就在于它的基调是非对抗的。亲切和忧伤的基调,以越剧柔美凄婉的风格加以烘托,异常动人心扉,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