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747阅读
  • 4回复

有没有霍建起的粉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ihong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为他的《那山那人那狗》和《暖》, 中国九十年代中以来最好的两部电影,为他像小津和成濑有异曲同功之妙的叙事手法。
离线yihong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10-29
[转贴] 泪腺旁的一颗死穴

http://tieba.baidu.com/f?kz=10535465

    想对这部电影说的内容有很多,自从看过以后几年来一直念念不舍,思想上老惦记,这种情结在饥渴于别的影片根本打动不了自己的状态下尤为干着急,于是欲把往日的感悟先跨越时空总结了,再倾诉给大家听,但猛然掏空蕴藏这么久的心里话又不知由何处理起,毫无头绪,很直观的表达冲动就是夸奖加溢扬,把它形容成完美在世间的解词,甚至未来每遇见一部国产影片都会自觉地拿出它做比较,挑刺,权衡。

    与其说电影本身拍得优秀,不如归功于观赏过程中把我弄哭好几回,致使促成最终将它奉作经典的动机,骨子里软弱些才比较对单纯事件敏感,诸位赞同吗?我是男人,但从不介意坦诚相待,哭就是哭了,痛快地发泄比自咽苦水要舒服很多,埋头害羞的难堪永远不能取代真情意开花般自然流露。泪,只是洗刷心扉的药皂而已;哭,似一种滤涤功能。

    再聊聊影片。

    影片中故事的起源发生在湖南小山村里,主要角色构成一家三口,包括辛苦半辈的乡邮员父亲,子承父业的儿子,慈爱寡欢的母亲。父亲每日例行公事地忙碌着,穿峰踏岭为乡亲们传递信笺,儿子接班后也在送信路程上体验到父亲的善良与执着,还有母亲毫无怨言的等待。真正打动我的是血脉亲情内的温性与细腻,在父亲退休前最后一次持岗,在儿子上任前接纳父亲传授帮助时,涵蓄地解释了隔代人的复杂关系,交流异议与最终情势转换。

    父亲扮演者是滕汝俊,儿子扮演者刘烨,导演霍建起。

    霍建起是美工出身,得意任何养眼元素的游刃把握,他的作品既忠实还原农村质朴的原色又浪漫地虚建起田园风光,偏好出游的朋友看他电影已经基本令视觉达到了远足目的。影片中的天然景色都俊奕得称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旖旎低旋的雾气,缤纷落尽的斜阳,一切那么恬淡容谐,仿佛早早避开世俗嘈扰,若平静安静,若铺张游离,像水墨画,像动态的诗,渲染着叙事的深刻与衬托主题的鲜明。

    一次父子共赴的邮路就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收获丰盛而且干净简单,也许生命就如那父子行业间的遗传和圈状的工作路线般,充满循环。在崎岖路途间互相了解,悄然注目彼此的态度细节,儿子的独白与父亲记忆里的闪回,父亲的反复叮咛与儿子的漫不经心。如果父子在行程起点选择了继续到底,那影片中的配角就像驿站般戏剧性地逐个登场,铺垫任何能激聚感人后果的前提,及时触发。村委会接待人的诉苦规劝,盲人五婆的守门期盼,侗族姑娘的婚礼邀约,转娃求学的初衷目的。当临近结尾时,当儿子见识一路历端后,安然被父亲近乎伟大的奉献精神感染时,他无意识地喊出成熟后的第一声“爸”,父亲多年积怨被寻常情理淡淡释怀了,然后依旧沉默地爱着儿子,轻抚着儿子的宽肩。主题可见人性的深刻。

    所以至今我看无数遍仍把持自己初次品位这部电影时的慷慨与触心,虽然难以担保是否还在同一桥段设计中那么哀恸过。于是乎发现哭也是有阶段有主次的,由惊喜不暇到沉稳地遥望,可以流量小速度缓慢,也可以汹涌澎湃大开大合,忍不住,拿得起放不下,思考着伺机奉贤出虔诚眼泪以证明感性上依旧清白。

    还记得儿子背爸爸渡溪那场戏么,在群山环抱的冷水间,在淡雅天绿的背景下,凭两人记忆镶嵌进几多父子之亲。于是,父亲的执意唤起儿子行动的体谅关怀,瘦弱老迈的他伏在他肩上享受回报时哭了。看着行同于你我身边又似是而非的角色替代,生活联想被逐渐模糊,谁又不被熟悉的关系暗示内心,共同接受洗礼?然后,空灵音乐再度嘹响,再次贯穿整部故事也微妙地鼓动观众的感情。多么诚挚的一瞬啊,适才发现,经历那短暂温馨的知觉陶醉时,我早已泪流满面。

    艺术影片因为没有题材格调的局限,所有要表达的世态沧桑或人间冷暖都是信手拈来的主题,各国如此。失去条条框框的约束往往就失去了一定的欣赏群,必定世界上懒动脑筋的观众多些,所以艺术家自慰的顶点多在电影节获个奖什么的,评委们见多识广必可以证明荣誉该肯定哪个集体兼个人。我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所以暂且把能否看哭你当个范围圈子,行使优劣之分。外行给专业大局定义显得有观点没论点,缺乏道德,说实话我也不想主观地把能让自己哭的电影就标榜为好电影,但语境需逆向推理,毕竟霍导的电影能让我哭,别的电影为什么不能?

    当初有部欧洲电影叫《黑暗中的舞者》,获大奖后被媒体比喻为影院催泪弹,我首先说非常喜爱此片,自己看时更哭得一塌糊涂,但痛罢总觉得拿生化武器形容艺术品有些表象化,太重视悲伤效果而妄断尽对观者的引领期盼,我在这里也借比喻寄托些对《那人那山那狗》的敬慕:像泪腺旁一颗死穴,温柔中招,无力抵抗,任涕飘零。
离线yihong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0-29
[转贴]《暖》————让我停留驻足的影片

http://tieba.baidu.com/f?kz=99978640

今天是2006、5、14

即便不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也是机缘巧合。常常十天半月也从不光顾电视一次的我,却在父母的家里邂逅了这一部《暖》。

秋千、山麓、石板街:柴草、桑蚕、斗笠;还有爬满青苔藤缦的石拱桥、娴静安然的水牛和嘎嘎作响的鹅群、水墨画一般的徽派民居......缠绕如丝一般的淡淡遗憾和美丽的哀愁。

我再也不能再把手中的遥控器翻来覆去无聊的转来转去了,明明是那么简单的故事,一丁点悬念也没有的,怎么就让我那么着迷,非看下去不可呢?

错过了片头,甚至现在也不晓得到底错失了前面多少情节,看到快一半时还在寻思到底是谁能排出这样的片子呢,中场广告时间时才在欢迎继续收看的提示牌中找到霍建起的名字,不由得恍然大悟。

2003年这部片子得了东京电影节的大奖时,曾在报章娱乐的犄角里见过零星的报道,怪道看着《暖》这个这么纯粹的文艺片的名字时,竟是有那么一丝似曾相识的感觉。

比起当年炙手可热活色生香的《生活秀》,《暖》实在是太低调了。

《蓝色爱情》、《生活秀》、《情人结》,霍建起的电影总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一丝惊喜。从不刻意的经营一种深刻,或者尝试着去说教,总是一个似乎是可有可无的故事,或者是另一种风情的街市,却在他的手下刻画成为了隽永。

这或许就是在我对那么多“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影片反胃之后,仍能为他所吸引的原因罢!
离线yihong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10-29
流淌在心底的温度(评《暖》)  

http://tieba.baidu.com/f?kz=11630698

    流淌在心底的温度

一:

    霍建起导演的电影作品特点很浓,基本上自成一派,就是恬淡加清雅,善于制造朦胧氛围,和那种感染观众的文化氛围及高级情趣等等。具体反映到各自心中,往往比你我想象里的任何艺术片还要让人看好经他手执导的影片质量,以至由衷地信赖导演的美誉度和别的方面。

    比如《那人那山那狗》、《生活秀》、《暖》和最近的《情人结》,慕名依旧,拍摄痕迹仍保持独行风格与唯美的运镜,水准不但没因创作力想象力自然下滑反而顺其直上,轻车熟路,一种升级习惯,手法也愈演愈浓。在分别观赏几部代表作后,我更满足于对自己贯来支持对象的盼望主张,还捎带因欣慰滋生出一些眼光有选择正确的稳准感,稍顿,小喜,既而继续追随打探,搜集掰析。

    《暖》于前年底摄制完成,去年底在东京电影节上获金麒麟我才听闻消息,如今时隔三年。

二:

    清楚记得那天,倒回今年二月初的一个无眠里,如常,照例迎接厌倦袭来,上网逃避,瞎逛,漫无目的点击着网页,突闪灵犀,用搜索引擎查找关于霍导影片的任何消息,查询结果却多是些《暖》的获奖喜讯和剧情简介,还有剧照,海报等等。通过资料了解到部分浅显议论和主角形象若干,然后把原著小说《白狗秋千架》用大半夜看完了,小说很悲,透着当下深夜的寒,令人不忍。第二天起早我便疯狂地穿梭于半座城市间,焦躁毫无累欲的逛音像店找DVD,三步并作两步,生怕晚进门一秒种就会遗失付钱的机会,急走忙寻。

    小说作者为莫言,或应该划分成小小说,因为短暂,徒具四章,只简单地构成一个故事中情景的必要幕幕,包括组织主题,女主角命运转变的伏笔,撩痛人性的细节描写与戏剧化的结尾设计,字里行间外露着无情与故意伤心,把原本美好的恋爱活活冲突成惊痛立意,阅览过程中就不免让人揪着拧着地慨叹世界源何苦多了,文字在此显然要比影象更猛,更加虐心。

    电影剧本由霍建起的夫人秋实改编,很明显,从大众口味出发,有意照顾了某些观众的审读承受力,遂将小说中残忍的类似人道毁灭的一些描写淡化处理过,并适当添入女性特有的细腻,演变成各种温情脉脉的元素在影片中穿插,五次修改后的剧本对比小说原著,不乏巧垫枝节,转折甩尾,渲染柔化,及建造意识的顺理成章。

三:

    罢了小说,电影如此这般。

    男主角井河的扮演者是郭小冬,女主角暖由李佳饰,两位新人。哑巴由日本籍演员香川照之担当,既巧妙避开了语言限制还迎合了日本投资方。原创音乐为三宝,旋律朴素配器隆重,听出许些《我的父亲母亲》的熟悉,交响乐队用在农村题材里,化腐朽为神奇。

    拍摄地选址江西婺源,如其他农村题材的影片基调,淳朴故事加秀丽风光,用画面标志着官能直觉,诱人享受直到每个镜头,徽派建筑,穷街陋巷,黄牛背,戴斗笠的乡民,竹桥,芦苇叶,淡淡的土黄,还有电影里时时散发出的一丝哀伤,冷在心底,挥之不去,感染全身,在嘴边,在胸角,闻得见,是故乡的味道。

    井河与暖是儿时伙伴,井河暗恋暖,素生情萦,而暖对井河仅仅是在漫长友谊中萌发了些对爱情的浅层好感,举棋不定,同村的哑巴也喜欢暖的漂亮善良,却自知配不上。村里来了县城的京剧演出团,暖倾心于英俊的小武生,并将全部梦想寄托在小武生空口描绘的未来里,遥盼着幸福之外。小武生离开后无声无息,暖初尝先抛弃人再被人抛弃的痛苦,并在一次荡秋千时跌落,意外摔断了腿。暖回心转意善对井河,井河旧情不改,答应去城里念完大学后回来娶她,但整整十年,三封信,井河藐无音训,暖被身边哑巴无时不刻的细微关心感动,也难堪于残缺之身,最终嫁给了哑巴。

    这一等就是十年,也许,一生。

    十年,三千日,飞逝如常,曾经的青梅竹马早已各谋家计。井河回来了,受村民委托,帮长辈私忙。事毕妥当,临行至桥头时,竟不期间与暖偶遇,面前的初恋对象却被现实磨列出寥寥不逊,邋遢世故的性格,嘿嘿然,乐观主义,或说小村妇,令井河冰心彻骨,像眼睁睁看着年少时美丽的梦在眼前变噩变醒,变成真实得难能接受,难过难忘。暖那因劳累而苍老憔悴的脸和几句似答又避的搪塞问候,刺激着井河每一根与回忆关联的神经,使他欲赎回心灵的罪,偿还一句拖欠十年的誓言。

    登门拜访,暖似乎没有对生活现状不满,与哑巴维持不冷不热的水平日子,平静地接受消沉,在命运前磨灭顽列,心如止水,冷眼旁观。喜在夫妇俩养育了一个同母亲般美丽无二的女儿,没有遗传父亲的生理遗憾,福气平均地施舍给她几丝慰籍,一个快乐理由的表面。井河想补偿,徒劳无功,因为已经欠下太多,情债还不起也必须绝口不提,像任何庞大的悲剧降临时只求挨过,不敢反击,默默盼望伤痛越小悲哀越少,时间此刻一样,但流速慢得出奇。

    记忆闪回。曾经天使般能歌善舞,如今落魄得计较生活短长,感伤如影随形,拟人化发动,聚众似的纠集周遭所有力量,催人动容。暖寡学但同样建立过梦想,同样因年轻的清高气傲,早早把心寄往村外的活色生香,小武生背弃爱她的惜辞,另井河旧情又有所往,也许,多半同情。井河临走前予暖盼头,许诺她一个等待的期限,但城市的大学生活缤纷异常,割断了残留在她身上的全部牵挂,经不住考验。井河毕业结婚,自谋一面天,自私的代价,让暖认命。

    相隔十年的聚首终将道别,哑巴疯了样让井河把暖领走,暖没有像井河曾经对自己那样的背叛伴侣,转身推着哑巴走回后半生的路,迎接一成不变的平凡。井河补偿给丫(暖的女儿)又一次应允,等丫长大后要接她去城里念书,仿佛圆曾经对暖的双倍亏欠,这次,他保证不会食言。

    难忘当初,初恋的懵懂还是承诺的责任,都随光阴迁移虚立得脆弱不堪。世间繁冗的爱恨,多在普通随常的片段内重复表现着,何止影片中女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就如同影片结尾的画外音:学会弥补之法对当事者的良心来说,他是幸运的;自己不忠于赋予她的真诚与执着等待,被暗恋者代替履行了,对她被迫降低的要求来说,她也是幸运的。

    女主角的名字也是电影的片名,《暖》,微笑中我肯定到那一脉流淌在心底的温度。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10-30
算不上他的粉丝,但是霍的片子,我看过的,都喜欢。
尤其是那狗以及蓝色爱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