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896阅读
  • 28回复

孙道临先生逝世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穆阑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刚刚得到的消息,孙道临先生逝世了。这是今年听到的最后一个,也是最糟糕的一个表演艺术家逝世的消息。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12-28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12-28
电影艺术家孙道临因心脏病逝世 享年86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12:24 新民网


  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今天上午8点58分因突发心脏病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

  孙道临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京。1938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燕京剧社的演出。1943-1944年先后加入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南北剧社,演出话剧《雷雨》《日出》(日出吧)《家》《茶花女》等。毕业后加入清华影片公司,参加拍摄影片《大团圆》。后先后加入远东影业公司、昆仑影业公司,拍摄《大雷雨》《乌鸦与麻雀》等影片。因在《乌鸦与麻雀》中出色扮演了华先生,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先后主演《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早春二月吧)《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十余部影片,表演深沉自然,富有激情,塑造了各种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银幕形象,同时还曾为《王子复仇记》《白痴》等二十余部外国影片配音。1984年后自编自导自演影片《雷雨》《非常大总统》。1995年,孙道临获得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世纪奖。(记者 周铭)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12-28
新浪出专题了,手脚还是比较快的 http://ent.sina.com.cn/f/m/sundaolinbs/index.shtml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12-28
离线兰雪丫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12-28
兰花在雪里盛开 丫丫在雪中成长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12-28
他塑造的李侠形象和赵丹的许云峰都是银幕上非常成功的共产党员地下工作者。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12-28

孙老师千古!
王老师节哀!
PS,穆姐姐,你的话有严重的歧义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12-28
汗,我说什么了我
离线wxrx33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12-28
很敬重的一位老艺术家,一路走好。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12-28
引用第0楼穆阑2007-12-28 10:24发表的“孙道临先生逝世了”:
也是最糟糕的一个表演艺术家逝世的消息。

这一句,汗~~
今天我的脑子不太清醒
离线yihong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12-29
Wa!
离线冰水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12-29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7-12-29
我昨天对着孙道临在春晚上演唱歌曲的视频眼睛出汗了。
我一直就认为,孙道临如果一走,某个时代才能够具备的优雅就算走得干干净净了。
连带愤慨一下那些网站发布讣告的方式,周边那些花花绿绿的花边八卦就不能暂时回避一下版面,非要在孙老去世这个消息的周围叽叽喳喳么!
离线佳爱然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7-12-29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7-12-29
http://you.video.sina.com.cn/a/1426062-1268579491.html
大大地汗一下,新浪网的视频专辑,压题照片挂的是林达信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7-12-29
林达信和陈晓旭。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江南茉莉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7-12-29
对门户网站在当今时代里英勇奋斗求生存的娱乐精神和八卦精神表示理解和无语。

正看着央六的《渡江侦察记》。这碟子我有,但是~~~~说起来,参演这个片子的绝大部分老绅士们都作古了,今天就对着电视机好好看下去,看到底。
离线二月鹰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7-12-29
连带愤慨一下那些网站发布讣告的方式,周边那些花花绿绿的花边八卦就不能暂时回避一下版面,非要在孙老去世这个消息的周围叽叽喳喳么! [/quote]

现在的一些媒体!包括网络媒体都一样,他们在乎的只是“新闻”能吸引人的眼球,至于你的感受他们是没那么多工夫顾及的!!心里自己担待着吧!
离线yihong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7-12-30
孙道临女儿:父亲一生为电影而活 是个执著的人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孙道临,1921年生于北京。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40年代正式开始演员生涯。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上影厂继续从事表演创作,并加入导演行列。他也痴迷越剧,并得张瑞芳的从中撮合,在1960年代和越剧演员王文娟喜结良缘。1980年代,夫妻两人携手合作,把越剧《孟丽君》搬到荧屏上且好评如潮。
  还差几天就将告别2007年,但昨天,一位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表演艺术家却提前与我们告别了。昨天上午8时59分,曾塑造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等一系列经典形象的老电影人孙道临,在上海华东医院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6岁。

  突发心脏病去世

  “永别了,同志们,我想念你们!”这句孙老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所说的经典台词仿佛还回荡在一代中国影迷的心中,但孙道临却突然永远和我们再见了!据华东医院相关人士介绍,孙道临在昨天上午去世时身边没有亲属。在去世前的几个月,他刚刚做过一次胆结石手术。孙道临的女儿孙庆元说,这些日子,孙老的身体恢复得还是可以的。也因此,家人并没有日夜陪伴在旁。然而昨天一早,因为突发的“室颤”(心脏病的一种),孙道临等不及家人赶到医院就撒手人寰了。与孙老相濡以沫40多年的妻子王文娟在孙老去世的时候,还在外地进行一场慈善演出,接到电话时,她说自己都不敢相信。据说,孙道临在最后日子里唯一清楚认识的人就是他的太太王文娟。昨日去孙道临家中悼念的秦怡不无感伤地说:“他不应该这个时候走,他刚刚做完胆结石手术,一定不是死在这个病上的……”

  在大批记者赶到医院的时候,孙老的遗体正在家人的护送下运往太平间。98岁的上海籍老导演汤晓丹,从华东医院的病房“走”了出来,这位《渡江侦察记》的导演要来送一送自己当年钦点的男主角。让人无限唏嘘的是,一年多前,《渡江侦察记》的“情报处长”陈述逝世时,孙道临还曾坐着轮椅前往追悼会现场。似乎,那也是孙道临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亮相。

  曾想拍摄《三国演义》

  孙道临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电影界而言,绝对有着泰山北斗的地位。在1995年,世界电影百年、中国电影9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孙道临被授予中国世纪男演员的称号。

  1921年,孙道临生于北京。在上大学遇到黄宗江之前,他的兴趣爱好都是在创作诗歌上。如果说1939年在学校里与黄宗江一起表演话剧《雷雨》还只是玩票,那1948年从北京来到上海加盟金山导演开办的清华影业公司,才真正是孙道临电影事业的开始。

  拍摄于1949年的《乌鸦与麻雀》,是孙道临演艺生涯中成功的第一步。他在片中传神演绎的华先生,为他赢得了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一等奖。之后,孙道临又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李侠,在《早春二月》中出演萧涧秋,在《家》中饰演觉新,在《渡江侦察记》中饰演李连长……一系列传神的人物形象,让孙道临成为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进入上世纪80年代,孙道临不再甘心只是一个“演员”。他先后自编自导自演了《非常大总统》和《雷雨》。1992年,孙道临又根据肖复兴的小说改编导演了影片《继母》。

  如果不是因为三叉神经患病导致记忆衰退,在中国电影百年诞辰的2005年,年逾84岁的孙道临还不愿意离开电影这个舞台。2001年,80岁高龄的孙道临导演了他的最后一部电影《詹天佑》,该片当年赢得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当时,孙道临还坚持《詹天佑》不会是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因为他还想拍《三国演义》,“中国人不能把《三国》搬上银幕是电影人的耻辱。”为此,孙道临成立了上海华夏影业公司,担任艺术总监,花费十年时间筹备拍摄。他还曾计划到四川成都取景拍摄,为找投资费劲周折。
  一生为电影而活

因为生病,近两年孙道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医院度过。虽然曾被外界传过一次病危,但实际上他的身体状况一直还算稳定。去年,他还曾跑到90岁的张瑞芳家中,像个孩子似的吵着要再演戏。

  昨日在华东医院,记者们看到的是一幕幕的伤感。98岁的老导演汤晓丹流着泪说:“道临,你是不会走的啊!”在送孙道临的遗体前往太平间的路上,女儿孙庆元已经哭得无力,瘫倒在亲人的肩膀上。而孙道临的夫人王文娟因为伤心过度,还不得不靠吸氧保持清醒。

  在下午时分回到家中后,王文娟也一直躺卧在自己的房间中不愿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只有稍稍平复情绪的女儿孙庆元代表家属对记者说了几句:“我父亲一生都勤勤恳恳,最后几天都一直想着拍戏,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他一生为电影而活,是个非常执著的人,对人很善良,父亲的心愿就是为大家拍好的电影。他一辈子都没有好好睡过觉,这段住院的时间里他终于可以好好睡了,以后他也可以安眠了。”

  截至记者发稿时,孙道临的治丧委员会还没有正式发布任何纪念信息。而据早报记者了解,孙道临的葬礼可能会安排在明年1月3日。

  缅怀:他是一代人的观影记忆

  张瑞芳(著名表演艺术家):我很难过,也很沉痛……(叹了一口气)这样的状况下,我没办法接受采访。

  谢铁骊(《早春二月》导演):我记得最后一次见他是2005年电影百年的颁奖活动上,当时孙道临已经要靠轮椅行动了,但领奖时还是坚持自己走上台去。他还能认得我,但记忆力已经大幅衰退了,所以我们没怎么交谈。如果说起当年我们一起合作《早春二月》,那有意思的事情就多了。那时候,孙道临已经是大明星,而我还是一个年轻导演,但他毫无明星架子,对人很随和,甚至还开玩笑说,“我太熟悉片中萧涧秋生活的年代,一部电影拍下来我也成了一个萧涧秋。”

  贾樟柯(第六代导演):我是今天中午收到的短信,得知这个消息,当时我非常震惊。从小看着孙道临主演的影片长大,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对他在银幕上塑造的一个个英雄形象印象非常深刻,对此事我感到非常悲痛,他的辞世是电影界的一大损失。

  向梅(著名表演艺术家):我和孙老师没有合作过,但1962年孙道临出任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的时候,曾给我们上过很多专业课,那时我才25岁。印象中的孙道临是个非常受青年演员喜爱的老前辈,很有学问,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他主演的作品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早春二月》。我觉得孙道临塑造的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形象特别有魅力。李亦中(上海交通大学电影系主任,电影评论家):孙道临构成一代人的观影记忆,难得高学历的演员,上镜有书卷气。和他常见面但谈不上深入交往,我父亲桑弧导演文献纪录片《蔡元培》时,邀他出镜主持很到位。他给我的印象是严谨深沉的,他很关心高校影视教育,我两次上门邀请他讲学,他都乐意支持。

  最后一次电视采访:“你们认识的孙道临已经没了”

  2006年,曹可凡在孙道临的家中对他进行了一次专访,那或许也是孙道临的最后一次电视采访。据曹可凡介绍,当时孙道临很坦白地跟他说,自己的记忆就剩下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那点儿了,“你们认识的孙道临已经没了。”本档节目将会在明年1月6日播出。

  关于做演员

  曹可凡(以下简称曹):黄宗江先生写了一本《大团圆》让你演了,正是这个戏促使你正式下海成为一个职业的演员。

  孙道临(以下简称孙):对,导演金山那个时候开了一个清华影业公司,把我招进去了,对我很欣赏。

  曹:大家对你真正产生浓厚兴趣,留下深刻印象,还是《乌鸦与麻雀》里面你演的华先生。

  孙:好像是这样。当时导演———郑君里———对他蛮崇拜的,到现在我虽然记性不好了,可能这个东西我还不忘,拍戏的时候他是非常小心的,比如说,准备开始,开始演了以后看,看完以后,沉默之后想半天,pass,他非常认真的。

  曹:通常来说孙道临总是演一些文弱书生,其实你在这一生的演艺生涯中演了不少军人,可能最突出的一个角色就是《渡江侦察记》里面的李连长……孙:是的。当时我也非常着急,我说怎么办呢,我说不行啊,军队的生活也不多……我说我这个人到底能像一个军人吗?我都没多大的自信。陈述不是我好朋友吗,我就说,你给我画一画,你到我家里,把我这个人画成一个军人,让我看一看像不像。他也真的跑到我这儿来了,看着我就画,画了以后我说,哎,还可以,做一个连长还可以。

  关于王文娟

  曹:我今年春节前到你家,跟王文娟老师在谈《红楼梦》的时候,你说了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你跟王老师说,你有今天的成就,不是靠你自己,是靠了很多人帮助你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孙:这是真话……不一定因为我给她什么,我实际上没给她什么,她自己也做了很大的努力。

  曹:您还记得当时跟文娟老师结婚,文娟老师说他们当时正在拍这个《红楼梦》,岑范说最后一场这个黛玉焚稿没有拍完,说不能让她去,因为跟您新婚燕尔太幸福了,这个最后焚稿那场戏那种悲苦演不出来。当时你去他们棚里看他们拍这个《红楼梦》吗?孙:我去,去得很少。一般她工作的时候我不喜欢多去打搅她。

  曹:你觉得您跟文娟老师你们走到一块儿,这种共同点是什么,您当时喜欢她哪点?

  孙:我主要就是觉得她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而且确实也是在困难里头走出来,从困难里头出来,在她那个周围里头也不容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