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16楼萧佑于2006-05-26 11:53发表的“”:
很简单。大学教育的现状,缘于信仰之迷失以及所谓的国学之“兴”。在毛泽东的时代,何尝有人听说过什么“国学”!那个时候所强调者,人民教育是要为了人民而服务的,记得在我们的课本当中,都有一篇《反对党八股》。而现在,在我们的大学应试教育中,由于信仰的断层,不仅教育的目的不明朗,教师不知道因何而教,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而且,类乎封建的八股文字也正在卷土重来。君不见,民国时期的“国学”又重新在大学教育中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么!想当初,毛泽东、鲁迅等教育上的先贤及拓荒者,都曾痛批八股文字的害人之深,而今,八股文字的重新“昌盛”,难道不能够说明一些什么问题么!
就写这么几句,不往下引申了。否则,又该招来有的同志的不满了。
先引一段对国学的定义:
国学,又可称国故,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我的理解,国学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再引用你在<红岩>周边里的一个跟贴:
“呵呵,要不说中国文字是最难学的呢!不要说老外深为之头痛,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又有谁敢自夸我的中国语言文字这一关他就真正地过了呢!”
有点儿意思吧。
===================
“君不见,民国时期的“国学”又重新在大学教育中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么!想当初,毛泽东、鲁迅等教育上的先贤及拓荒者,都曾痛批八股文字的害人之深,而今,八股文字的重新“昌盛”,难道不能够说明一些什么问题么!”
1. 民国时期的“国学”,言外之意,学问也有阶级性,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一定反对。
2. 将八股文与中国传统文化混为一谈,或说将八股文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毛泽东的时代,何尝有人听说过什么“国学”!”
1. 在毛泽东的时代,何尝有人听说过什么“互联网”、“论坛”!
2. 再说,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的时代我不知道你是指什么时期,文革时期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听说,这一点儿不奇怪。17年面临的是国民党的破坏、帝国主义的封锁、苏联的断交,等等,国计民生是头等大事,国学的研究被放在次要的地位一点也不稀奇,因此理论上说,国学研究的兴起,正好反映了国家对于传统的尊重,对于文化的重视,说明了我们国力的强大,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反对党八股>,反对的是空洞无物、装腔作势、言语乏味的文风,其中提倡了“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甚至提到“孔夫子提倡‘再思’,韩愈也说‘行成于思’”。实际上,老毛的国学“道行”很深,不是说学术研究,是指活学活用,不是说他中南海卧室大床的2/3都被线装书占据了吗。很显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我觉得你这个帖子,除了“教育的目的不明朗,教师不知道因何而教,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没什么毛病,其他都是没看清对象的乱轰一气,倒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了。另外,逻辑混乱,论据不能支持论点,或论据本身就不能成立。
我要说的基本就是这些,和你和chenxiaogang对话太困难,我还是知难而退吧。强调一下,我对你没有偏见,但你和chenxiaogang都没有给我解释清楚,你们为什么那么痛恨国学之兴。
出个题目,“大学教育的现状,缘于信仰之迷失以及所谓的国学之“兴””,请解释大学教育的现状和国学之兴有什么关系。最后建议,拿事实说话,主观臆想是没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