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892阅读
  • 29回复

由某大生对某大学的真实感受想到:红色英雄文化走进学校的必要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6-05-26
不深奥,小学就是研究古代汉语的学问。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6-05-27
引用第20楼穆阑2006-05-26 23:50发表的“”:
不深奥,小学就是研究古代汉语的学问。


谢谢,那是否还有中学、大学? 如果有,都是研究什么的?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6-05-27
引用第4楼穆阑2006-05-24 07:21发表的“”:
都像你们这么认为,中国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在这个话题上,还是认识过几个,哪怕一两个研究国学的人再发言吧。


同意。建议chenxiaogang说话负责任,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引用第8楼chenxiaogang2006-05-26 07:07发表的“”:
有人缺钱,有人要名.二一合拍,金字招牌换公款
国学班招生喽
招生对象:大中国企金领
学期:一个月
学费:三万块.合一日一千块.乖乖.
.......


劳驾请用事实说话,插科打诨、自说自话说明不了问题。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6-05-27
引用第16楼萧佑2006-05-26 11:53发表的“”:
很简单。大学教育的现状,缘于信仰之迷失以及所谓的国学之“兴”。在毛泽东的时代,何尝有人听说过什么“国学”!那个时候所强调者,人民教育是要为了人民而服务的,记得在我们的课本当中,都有一篇《反对党八股》。而现在,在我们的大学应试教育中,由于信仰的断层,不仅教育的目的不明朗,教师不知道因何而教,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而且,类乎封建的八股文字也正在卷土重来。君不见,民国时期的“国学”又重新在大学教育中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么!想当初,毛泽东、鲁迅等教育上的先贤及拓荒者,都曾痛批八股文字的害人之深,而今,八股文字的重新“昌盛”,难道不能够说明一些什么问题么!
就写这么几句,不往下引申了。否则,又该招来有的同志的不满了。


先引一段对国学的定义:
国学,又可称国故,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我的理解,国学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再引用你在<红岩>周边里的一个跟贴:

“呵呵,要不说中国文字是最难学的呢!不要说老外深为之头痛,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又有谁敢自夸我的中国语言文字这一关他就真正地过了呢!”

有点儿意思吧。
===================

“君不见,民国时期的“国学”又重新在大学教育中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么!想当初,毛泽东、鲁迅等教育上的先贤及拓荒者,都曾痛批八股文字的害人之深,而今,八股文字的重新“昌盛”,难道不能够说明一些什么问题么!”

1. 民国时期的“国学”,言外之意,学问也有阶级性,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一定反对。
2. 将八股文与中国传统文化混为一谈,或说将八股文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毛泽东的时代,何尝有人听说过什么“国学”!”
1. 在毛泽东的时代,何尝有人听说过什么“互联网”、“论坛”!
2. 再说,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的时代我不知道你是指什么时期,文革时期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听说,这一点儿不奇怪。17年面临的是国民党的破坏、帝国主义的封锁、苏联的断交,等等,国计民生是头等大事,国学的研究被放在次要的地位一点也不稀奇,因此理论上说,国学研究的兴起,正好反映了国家对于传统的尊重,对于文化的重视,说明了我们国力的强大,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反对党八股>,反对的是空洞无物、装腔作势、言语乏味的文风,其中提倡了“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甚至提到“孔夫子提倡‘再思’,韩愈也说‘行成于思’”。实际上,老毛的国学“道行”很深,不是说学术研究,是指活学活用,不是说他中南海卧室大床的2/3都被线装书占据了吗。很显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我觉得你这个帖子,除了“教育的目的不明朗,教师不知道因何而教,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没什么毛病,其他都是没看清对象的乱轰一气,倒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了。另外,逻辑混乱,论据不能支持论点,或论据本身就不能成立。

我要说的基本就是这些,和你和chenxiaogang对话太困难,我还是知难而退吧。强调一下,我对你没有偏见,但你和chenxiaogang都没有给我解释清楚,你们为什么那么痛恨国学之兴。

出个题目,“大学教育的现状,缘于信仰之迷失以及所谓的国学之“兴””,请解释大学教育的现状和国学之兴有什么关系。最后建议,拿事实说话,主观臆想是没有说服力的。
~~追~~
离线chenxiaogang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6-05-27
是在单位的参考消息上看到地某校招生广告,卖点挑明了就是拉关系把人脉的.词儿被俺修理,日期记不得了.
[ 此贴被chenxiaogang在2006-05-2 ]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6-05-27
引用第21楼苗溪2006-05-27 00:01发表的“”:
谢谢,那是否还有中学、大学? [表情] 如果有,都是研究什么的?



有《大学》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谓之“四书”。
没有《中学》。:)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6-05-27
小学和大学,既是古代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所使用的术语,同时也是学科分类的术语。
从教育方面来说,古人只有小学和大学之说,没有中学。大概地说,小学就是要过先秦汉语的语言文字关,大学就是要深入了解先秦儒家典籍的思想了。相应地,语言文字之学就被称为小学了;阐释儒家经典的经学则被称为大学。虽然小学被古人看作经学的附庸,但实际上是有独立的学术地位的,小学的三个分支学科——文字、音韵和训诂在清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6-05-28
谢谢答疑,看来都是高深又基础的学问。
~~追~~
离线xqzgcq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6-06-13
你们感慨社会,不如行动
离线chenxiaogang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6-06-19
现在能做的就是在N多坛子里拍砖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