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325阅读
  • 83回复

[整理] 第五版<江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09-05-01
引用第74楼xzyy于2009-04-28 00:36发表的&nbsp;&nbsp;:
杨维忠和王莉都不错,不一样的韵味。也很喜欢金曼。(同时非常喜欢舞剧)最不能接受的是万山红和彭丽媛,扭捏、做作,这二位也许演别的还可以(万山红的《原野》、彭丽媛的《党的女儿》都看过,比他们演江姐要好)。至于影视剧基本上就没有喜欢的(也许是本身更偏爱舞台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原因),大家都说于蓝好,不以为然,年龄偏大,倒是觉得李爱群好一点,至少年龄相符,旧版《红岩》的江姐也是年龄太大与宋春丽差不多都演的不是江姐而是江阿姨、江大妈。为什么总把江姐演成像中年人?实在不喜欢,新开机的电视剧的演员不知怎样,看样子年龄还对。我还是更多关注歌剧舞剧吧,至少更喜欢这种艺术形式。

喜欢歌剧舞剧不喜欢影视剧,也许是少年时期的记忆太刻骨铭心,在银(屏)幕上一看到江姐,就想起三十年前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真实生活中的江姐的照片,这些演员与我心目中的江姐差距太大(只有于蓝好一些),我很喜欢80年代一些电视剧选演员的方法:既象本人又比本人漂亮,如《张露萍》、《向警予》(当然向警予本人就很漂亮)等。另外,我不喜欢太过于血腥的镜头(包括战争片亦如此,还有现在一些影视剧“情感戏”过于亲呢、暴露的镜头更是深恶痛绝!),尽管很真实,也尽管我相信如果我处在江姐当年那样的特定环境下,我也会像她一样的坚强的(当然也许在这之前根本不会去参加革命——既不当烈士也不当叛徒),同时我也相信我的心理承受力很强,可是,我依然无法那样直观的面对我心目中最崇拜的英雄在遭受酷刑折磨……也许此时总想起三十年前看到的那本关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的小册子;也许更喜欢舞台剧,除了对声乐、舞蹈这种艺术形式的喜爱,可能也有一些潜意识中在躲避那些太写实的场面。虽然歌剧那么优美的旋律总听得我心酸、难过;而舞剧更让人倍感压抑……一切皆因这是一段太过于沉重的历史。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至少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择,而我们的先辈呢,为了建立一个独立、平等、民主、自由的国家,他们别无选择,只有忍受酷刑、慷慨赴死!虽然先辈们所希望的社会晚了至少三十年——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国家才开始逐渐走上先烈们为之献身的理想社会——平等、民主、自由、富强。
[ 此贴被五月花在2009-05-02 00:25重新编辑 ]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09-09-25
王莉版江姐出碟了,昨天在上海书城看到的,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09-11-09
空政文工团大型红色经典歌剧《江姐》将于2009年11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 上演。
http://www.chinaticket.com/ticket-6238.html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09-11-13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57756749
空政捧出歌剧经典《江姐》
2009/11/13 00:26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伦兵

  大型红色歌剧11月27日上演———

  本报讯 如水般流逝的岁月中,总有些记忆抹不去,总有些故事令我们铭记。11月27日,在重庆大屠杀60周年之际,为纪念在重庆大屠杀中牺牲、在歌乐山被囚禁和迫害致死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人士,空政文工团将在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上演第五代大型红色经典歌剧《江姐》。

  大型民族歌剧《江姐》取材于长篇小说《红岩》,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公演以来,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堪称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的巅峰之作。空政文工团作为歌剧《江姐》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作为江姐形象的塑造者和表现者,作为红岩精神的继承者和传递者,在1997年10月推出了大型民族歌剧第五代《江姐》,一经上演,大获好评。这一代《江姐》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全新的艺术理念、强大的演员阵容和气势恢弘的灯光音响,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舞美、舞台环境,给人以耀眼的青春光彩和震撼的视听美感。

  第五代《江姐》不仅让被《红岩》故事感动过的中老年观众喜爱,还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美的享受和灵魂震撼。

  为了寻找第五代江姐的合适演员,空政启动了“全军选拔”,长了张娃娃脸,性格直爽的“80后”空政女高音歌唱演员王莉,以优雅华丽的美声征服了评委,她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首度挑梁演江姐。为了演好角色,王莉请教了多位当年《江姐》的创作人员,从他们口传心授中获得真知灼见,更从前四代江姐那里得到了悉心指导。王莉的唱法是当今国际上时尚化的美声唱法,她的《红梅赞》唱出了委婉动听的“中国式的美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成立于1950年,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享有盛誉的军队文艺团体。该团曾创作和演出了歌剧《江姐》、《忆娘》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剧目。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空政文工团创作并推出了五版大型民族歌剧《江姐》,几度掀起了一股响彻大江南北的“红梅热”。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09-11-13
http://estate.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11-13/1963676.shtml
21世纪"江姐"什么样?80后歌剧《江姐》传达"爱"2009年11月13日 13: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1月13日电  为纪念1949年的重庆大屠杀6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第五代“青春版”大型红色经典歌剧《江姐》。

  不能忘却的“11•27”

  60年前的11月27日,距离重庆解放还有三天,国民党在逃离前夕把长期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中的200多名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秘密杀害在歌乐山上,制造了震惊中外的“11•27”重庆大屠杀惨案。

  年仅29岁的江竹筠是死难者之一。1948年春,江姐带着中共重要指示奔赴川北,在惊悉丈夫老彭牺牲的噩耗后,强忍内心的巨大悲痛,与双枪老太婆等率领游击队继续与敌周旋。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渣滓洞中,受尽酷刑,最后慷慨就义。

  “红梅热”沿袭40余年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几十年来唱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歌曲。

  1964年,空政首次将小说《红岩》中“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全剧以四川民歌为歌剧音乐的主要来源,融合川剧、婺剧、越剧、京剧等地方剧种的音乐手法,戏剧性刻画英雄人物形象。

  此后,以歌剧《江姐》为基础,产生了各种艺术形式的“江姐”演绎版本,如话剧、京剧、越剧、电影、电视剧等,但歌剧中的经典段落也成为其他“江姐”艺术版本之魂。

  21世纪的“江姐”什么样子?

  12年前,也就是1997年,为了推出第五代歌剧《江姐》,空政“全军选拔”能够胜任第五代“江姐”的演员。最后,“80后”空政女高音歌唱演员王莉中脱颖而出,尝试用“中国式美声”演绎“江姐”。王莉曾在接受《环球资讯网》采访时表示,21世纪的江姐应该是青春版“江姐”,这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王莉说:“江姐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才是一个女英雄。她在她的生命中深深地刻着一个“爱”字,首先是爱她的丈夫、爱她的孩子,还有对新中国的热爱,在那种情况下谁的肉体都受不了严刑拷打,唯独心中有爱才能做到。”

  第五代歌剧《江姐》的灵魂之所,在王莉看来,就是一个“爱”字。她介绍到,这个版本就是要把“江姐”作为女人的一面传达给青年观众,让青年观众觉得江姐并不遥远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09-11-13
将于2009年11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 上演的歌剧《江姐》不知有何新意。
离线难忘当年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09-11-13
就冲中新社这篇稿子,居然能把历史上的“11•27”重庆大屠杀和歌剧江姐分不清,把历史真实和艺术再创作分不清,把“中国式美声”这种可笑提法儿端出来,也能大致“领略”它的“新意”何在了。

80票价早没了。要么单位集体包,要么关系票。好位置800左右吧或甚更高。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09-11-13
引用第81楼难忘当年于2009-11-13 16:06发表的  :
就冲中新社这篇稿子,居然能把历史上的“11•27”重庆大屠杀和歌剧江姐分不清,把历史真实和艺术再创作分不清,把“中国式美声”这种可笑提法儿端出来,也能大致“领略”它的“新意”何在了。
80票价早没了。要么单位集体包,要么关系票。好位置800左右吧或甚更高。



中国式美声可笑么?没觉得啊。

离线难忘当年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09-11-14
引用第82楼allegro于2009-11-13 16:39发表的  :
中国式美声可笑么?没觉得啊。
.......


不好意思,才看到,请您见谅。今天因我心情不好,也不想歪楼。这是个音乐问题,待有机会再与您交流吧。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09-11-15
引用第79楼松竹梅于2009-11-13 14:11发表的 :
http://estate.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11-13/1963676.shtml
21世纪"江姐"什么样?80后歌剧《江姐》传达"爱"2009年11月13日 13: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1月13日电  为纪念1949年的重庆大屠杀6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第五代“青春版”大型红色经典歌剧《江姐》。
12年前,也就是1997年,为了推出第五代歌剧《江姐》,空政“全军选拔”能够胜任第五代“江姐”的演员。
.......

怎么是1997年推出第五代歌剧《江姐》?不是2007年10月为庆祝国家大剧院建成,作为首演剧目,应大剧院之邀复排的吗?怎么时间前推了十年呢?还是我信息有误?1997年,“80后”女孩王莉演江姐?她多大?不超过17岁,演江姐? 这篇稿子把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相混淆。
现在的人们呢,真够勇敢。
另外,倒没觉得“中国式美声”可笑,也许这种说法不够科学、规范,但对于并没有(或不计较)太多专业知识的普通人,这样说也没什么不妥吧。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09-11-15
中国式XX,中国特色的XX,这种创意非常的中国式或者中国特色。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09-11-15
当然,中国式美声,以及其它中国式XX;中国特色的XX等,这种说法我是很不喜欢滴。但是,比起“江姐同志”、“江竹筠被甫志高出卖”以及第五版《江姐》复排于1997年等等,不是要好多了吗?这年头,说好听点,叫宽容;不好听吗,叫见怪不怪。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09-11-28
重庆解放60周年之际看歌剧《江姐》  
2009年11月28日 16:39: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  题:永恒的纪念,永远的感动――重庆解放60周年之际看歌剧《江姐》

    新华社记者廖翊

    “黎明之前身死去,脸不变色心不跳。……到明天山城解放红日高照,请代我向党来汇报……”

    27日晚,重庆解放60周年、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遇难60周年纪念日,空政文工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经典剧目――大型民族歌剧《江姐》。

    寒风中,观众从四面八方汇聚人民大会堂。舞台上,一簇簇傲霜盛开的红梅,映衬着红岩烈士的巨型浮雕,让观众震撼。这不只是中国歌剧精粹的欣赏,更是一次精神的感动、灵魂的洗礼!

    《红梅赞》《绣红旗》《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五洲人民齐欢笑》……给这些精彩唱段“伴奏”的,除了恢弘的乐队,还有不绝的掌声。演至江姐和狱友闻悉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呼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字时,场内更是掌声如雷。

    “能在这样的一个纪念日,在离人民英雄纪念碑最近的人民大会堂演出《江姐》,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永远铭记和缅怀革命先烈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所作出的英勇牺牲。”

    谢幕时,面对全场观众热情的掌声,成功扮演“第五代江姐”的优秀青年歌唱演员王莉深情地说出了以上一番话。她并请上一位特殊的嘉宾――江姐的孙子,让观众激动不已。

    “我很多次地看过歌剧《江姐》,今天是感触最深的一次。不久前,我再次到重庆歌乐山,走在奶奶当年通向刑场的那条小路上,感慨万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今天的辉煌成就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正是烈士们为之牺牲、奉献的理想,他们在九泉之下当感到欣慰!”江姐的孙子动情地说。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乐队指挥走上舞台,即兴挥动双手,指挥着满场观众和演员齐唱《红梅赞》。舞台上下,歌声交汇,泪光相映。

    “我是重庆人,小时候就去过歌乐山,听着红岩的故事长大。五代江姐的演出我都看过,每一次都让我激动流泪。歌剧《江姐》的魅力是永远的!”一位姓向的女士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 张威 )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君麻吕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10-03-03
黎明之前身死去,脸不变色心不跳。……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10-11-02
回 63楼(marienbad) 的帖子
版主你好!我重新注册了,过去的名字好象不能登陆了!基于不能发话题,有一急事想托求你,可否帮助提供些有关空政70-80年代在重庆演出的相关资料,或者协助我发个话题,我看坛子里有收藏的人很多,所以直接找到你了,哈哈!先谢谢了!
只看该作者 75楼 发表于: 2010-11-02
老《江姐》的元老们
只看该作者 76楼 发表于: 2010-11-02
还能认出他们吗 ?
只看该作者 77楼 发表于: 2010-11-02
节目单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78楼 发表于: 2011-03-02
引用第76楼穆阑于2009-09-25 08:44发表的  :
王莉版江姐出碟了,昨天在上海书城看到的,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和上边那个一样的,除了没有附赠78年的电影。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79楼 发表于: 2011-03-05
引用第94楼marienbad于2011-03-05 00:36发表的  :
严当当本来留娃娃头挺可爱的,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梳个飞机头。可能是想表现成熟,可能是想显得高一点。

她这个发型,加上表情,看起来像张也。
~~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