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784阅读
  • 127回复

听说新《四世同堂》开拍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80楼 发表于: 2009-05-03
确实,杜澎的钱诗人形象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那是老舍的问题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81楼 发表于: 2009-05-03
本人在饭否写的语丝~

唉,还是听姐姐说句公道话吧,那些把《四世同堂》和《红楼梦》相提并论的筒子,你再那么说老舍也会不安的。《四世同堂》为什么就不能重拍呢?重拍有问题是正常的,夸大这里的问题就不正常了,至少它没说祁瑞宣和尤桐芳谈过乱爱吧,这就比《红灯记》强嘛!这样的东西,搁现在说,它不好也是好了。

新浪网把28集的四世同堂愣是拆成25集了,还好意思在那里新旧对比

在看《四世同堂》~这年头长得瘦的演员不好找哇~

对于偶们怀旧党来说,新版《四世同堂》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大概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改编剧,最好的大致上也就是这样了

看新版哪个最不顺眼,就说明旧版的哪个最不可替代,比如幼年妞子,天佑太太,瑞宣相比之下要略好一点

从前后蓝东阳严重说明配音的重要意义,不是取消配音与否的问题,而是配音好坏的问题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82楼 发表于: 2009-05-06
引用第97楼穆阑于2009-05-03 21:36发表的  :
看新版哪个最不顺眼,就说明旧版的哪个最不可替代,比如幼年妞子,天佑太太,瑞宣相比之下要略好一点
.......


就是奇怪了,找个可爱点儿的小丫头不难吧,怎么那个小妞子木头木脑的,莫非是某剧组人员家的孩子?

天佑太太那演员,我看<血色湘西>的时候就顶烦她了,夸张得不得了,跟其他人的表演格格不入。在这个戏里还算消停的,不过那体格,怎么也不像身子骨儿差的。

今天拿老版出来看了两集,回头再买个新版的看。李维康确实是个大嫂样,蒋勤勤还是不大压得住阵脚。
~~追~~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83楼 发表于: 2009-05-06
是吧,天佑太太实在太次了,话说找年轻的会演戏的不好找,找年纪大的不是一抓一把吗?吃错药了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84楼 发表于: 2009-05-06
我才看了五集,到目前为止,天佑太太好像没啥戏啊,没啥存在感……小妞整个儿一木头桩子。
老二夫妇看着年纪大了些,老大夫妇比对着年纪就轻了,蒋勤勤确实压不住了些,不过我觉得演得还是不错的。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85楼 发表于: 2009-05-06
引用第100楼越歌于2009-05-06 12:18发表的  :
我才看了五集,到目前为止,天佑太太好像没啥戏啊,没啥存在感……


呵呵,我才看了4集。主要是碰巧看过演天佑太太的演员的其他两部戏,超级不喜欢她。

老版丁约翰挺胖的,在新版里演祁老太爷瘦了不少。反之,赵宝刚的老二精瘦精瘦的,冠晓荷就忒胖了。那孙七也够胖的。胖菊子是王兰演的,倒出乎意料,没想到她已经胖得收不回去了。大赤包太凶太卡通了。
~~追~~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86楼 发表于: 2009-05-07
其实那大赤包的造型还和老版的差别不大,可是配音一定得跟上,元秋的北京话肯定不行。蒋勤勤是弱了一些,不太像大嫂的样。现在选演员都是宁可选年轻的演老的角色,也不肯选年纪大的演员。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87楼 发表于: 2009-05-07
引用第94楼苗溪于2009-05-03 06:48发表的&nbsp;&nbsp;:
有个疑问哈,按说当年干个什么工作,也会有个家庭住址的表格存档吧。为什么钱仲石的家史来历,要靠大赤包告密,日本人才知道呢?


我自己来回答一下吧。

刚刚又看了两集老版,看起来我上边的问题是新版的一个漏洞。老版的剧情是,仲石离家出城抗日去了,后来在山上车坏了,修车时正碰上日本兵追游击队。日本兵让仲石驾车追,仲石就把车开悬崖下了。后来消息传到城里,小崔给桐芳说了,桐芳传给高第时,被招弟听见了,又传给她爸妈。这时候,日本人确实是不知道仲石的底细。但是新版里,日本人在仲石所在的车行上了他的车,然后被摔死在西山,您说这仲石的底细还需要大赤包他们告密吗?
~~追~~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88楼 发表于: 2009-05-07
王兰,好像得了那种不好的病。
可惜了。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89楼 发表于: 2009-05-07
引用第104楼allegro于2009-05-07 22:06发表的  :
王兰,好像得了那种不好的病。
可惜了。


谁?什么病?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90楼 发表于: 2009-05-07
引用第103楼苗溪于2009-05-07 10:06发表的  :
我自己来回答一下吧。
刚刚又看了两集老版,看起来我上边的问题是新版的一个漏洞。老版的剧情是,仲石离家出城抗日去了,后来在山上车坏了,修车时正碰上日本兵追游击队。日本兵让仲石驾车追,仲石就把车开悬崖下了。后来消息传到城里,小崔给桐芳说了,桐芳传给高第时,被招弟听见了,又传给她爸妈。这时候,日本人确实是不知道仲石的底细。但是新版里,日本人在仲石所在的车行上了他的车,然后被摔死在西山,您说这仲石的底细还需要大赤包他们告密吗?


钱仲石有原型的,当时有个上海开车的,好像叫胡阿毛,就是摔死了一车日本兵。老舍还把这个事迹编在相声里。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91楼 发表于: 2009-05-07
编在相声里呀,这怎么笑得出来呢?给咱讲讲。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92楼 发表于: 2009-05-07
引用第105楼穆阑于2009-05-07 23:14发表的  :
谁?什么病?

演胖菊子的。我也想问得了什么不好的病会变胖呢,吃激素变胖的?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93楼 发表于: 2009-05-08
http://blog.sina.com.cn/lanzi

这里有王澜的博客,看起来她是主动增肥的。
~~追~~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94楼 发表于: 2009-05-08
引用第107楼苗溪于2009-05-07 23:21发表的&nbsp;&nbsp;:
编在相声里呀,这怎么笑得出来呢?给咱讲讲。

是相声里的一段贯口,里面提到这个事迹,贯口就是类似绕口令的一段文字。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95楼 发表于: 2009-05-08
引用第110楼穆阑于2009-05-08 11:03发表的  :
是相声里的一段贯口,里面提到这个实际,贯口就是类似绕口令的一段文字。


<八扇屏>里那些个“想当年”......粗鲁人、莽撞人什么的,就是贯口吧。
~~追~~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96楼 发表于: 2009-05-08
新版里菊子和瑞丰演得不错的。可能是新版里演得最好的。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97楼 发表于: 2009-05-08
引用第111楼苗溪于2009-05-08 11:05发表的  :
<八扇屏>里那些个“想当年”......粗鲁人、莽撞人什么的,就是贯口吧。

是的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98楼 发表于: 2009-05-11
刚刚写了篇博客

关于新版《四世同堂》

穆阑 发布于:2009-05-11 09:20

在看到新浪网的最新剧组访谈之前,我一直还算支持新版的。我只看了三集,漏洞很多,但至少比较规矩吧,没有乱改。我是很能知足的那种人,现在能不乱改的剧不多了,这一点我觉得很难得。

但是剧组的人,从编剧到演员,放出狂言来了。他们可能商量过了,异口同声地说老版是娱乐匮乏年代出来的东西,大意是大家一天到晚没电视剧看,捡到垃圾就当个宝供着。这话就说得太无耻了。他们是不是想说梅兰芳唱京戏那会儿,于魁智还没出生呢,所以大家只能看梅兰芳。当然这里没于魁智什么事,他只是个符号,他现在也只能被当成个符号了,看他把“重整河山”唱得……

这部新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受老版拘泥太多了,这里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老版过分经典,导演放不开手脚去弄。所以吧,既然你自己已经把老版当经典供着了,还说老版不是经典,我拍出来的才好,这算不算自己打自己嘴巴呢?这群人也算是搞艺术的,应该知道有些艺术品是不能重来的。于是之80年代反复地说,希望人艺的新演员重演《茶馆》的时候,能够忘记他塑造的王利发,创造一个新版。这个新版始终没有创造出来。后来的新版,几乎所有的演员都跟着老版《茶馆》亦步亦趋,只有演松二爷的冯远征一个人做到了,一枝独秀的感觉。

还有这个新版《四世》的编剧,一上来就说自己翻烂了五六十本《老舍全集》,真不怕闪了自己的舌头啊。
离线江南茉莉

只看该作者 99楼 发表于: 2009-05-11
亲爱的,假如因为这篇博文,于魁智粉丝强烈要求无偿赠送你够造一幢豪华别墅的砖头,我一定买个蓝牙头盔给你配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