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961阅读
  • 6回复

[求助] 为什么很多成语故事中,人物的所作所为那么愚蠢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苗溪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2-28
最近给班上的小朋友讲了一些成语故事,有个同学就问了,为什么成语故事里的人都那么傻、那么蠢呢?

回想一下也是,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拔苗助长、郑人买履...... 故事的主角们可真是够傻的了。我在课上只泛泛地解释了一下,古人犯的这些低级错误,现实社会的人也会犯,只是程度不同,表现不同罢了。不过,我很想找一些合适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点。我举了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会“拔苗助长”的例子,还希望坛子里的各位,帮我想几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多谢了
~~追~~
离线铿尔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2-29
寓言么,《百喻经》里还有更蠢的。

另,关于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倒是想起了一个故事,大意是说某个国王(女王?)路过一块空地时,看到那儿一棵树苗长得很好,就命令说派俩哨兵来看守,后来成了规矩,结果过了百多年还照样安排哨兵在那里换防,而实际上那棵树已经没有了,那个国王也死了很久了……
望断云天暮与朝,双星聚首叹今宵。情深每笑银河浅,心近毋愁白馆遥。一曲囚歌明志洁,千针文绣喻松骄。丹心矢志长相守,乌鹊何须更筑桥。
离线紫裳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2-29
中国大陆的教育是“填鸭式”的,几乎不允许孩子们提出这样的疑问,所以老师讲什么是什么。你们那里的教育是“互动式”的,所以孩子思维很开放,我很喜欢这样的孩子。建议你告诉孩子们:很多成语故事中愚蠢的人也还是少数,所以被作为愚蠢或呆板的例子教育后人,教育人们做事情或想问题要灵活,根据事物的发展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失业”叫“待业”,“涨价”叫“价格调整”,“贪污”叫“挪用公款”......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哈。
[ 此贴被紫裳在2008-02-29 18:23重新编 ]
离线二月鹰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3-01
掩耳盗铃:某单位有个官儿,很贪,小贪大家都能看得到,如收个烟酒什么的,大贪也给人私下议论不已。但这个官儿公开场合在说及这类问题时完全表现一副若无其事的神态,令大家十分不齿,官儿对此则浑然不觉。
  有次给单位上的许多人举报,上面来人查他,因为有关系,居然蒙混过去。官儿在职工会上好不得意,在总结年度工作时居然将没被查处作为业绩陈述。此举动令大家对其彻底不齿!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3-02
嘿嘿,这些例子你让小孩子怎么能懂啊。
~~追~~
离线铿尔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3-02
引用第5楼苗溪2008-03-02 10:47发表的“”:
嘿嘿,这些例子你让小孩子怎么能懂啊。



我的还可以啦,只是不好意思,国名和人名都不记得了。
望断云天暮与朝,双星聚首叹今宵。情深每笑银河浅,心近毋愁白馆遥。一曲囚歌明志洁,千针文绣喻松骄。丹心矢志长相守,乌鹊何须更筑桥。
离线二月鹰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3-05
那就告诉孩子们,“孩子啊,等你们长大就懂了!”这是我的长辈小时候常对我说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