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711阅读
  • 12回复

[推荐]我认识的红岩人物刘国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若水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5-08
— 本帖被 若水 执行加亮操作(2009-05-08) —
http://www.liuguozhi.com/wenxuan/News_View.asp?NewsID=323

作者何高济先生系何北衡先生之子,刘国鋕烈士的五哥刘国錤之妻弟,这是他最近撰写的有关刘国鋕烈士的回忆文章。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5-08
文中“大约等到1948年7月,姐夫和我母亲商量,决定先带我和我哥哥去香港……”这里的时间不对,当是何先生记忆有误,刘五哥回重庆就已经是在1948年的8月份了。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5-09
       文中披露,刚解放时,因刘在拘押期间暴露共产党员身份,竟未评为烈士,是家属多方争取,力争才得来的烈士身份,如是这样,真是令人心寒。
    江姐等许多地下党员被捕后也相继暴露了身份,怎么理所当然就评为烈士?难道当时对刘国志评烈士党内有不同的声音和意见?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5-09
刘在被上下级咬死的情况下,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个不可饶恕的政治错误。据家属回忆,当时评定烈士等级(烈士还分等级,太可笑了)的时候,罗广斌跟刘家人说,照国鋕在狱中的表现,甲等绝对没有问题。最后的结果是差点定为叛徒,刘家人闻讯抱头痛哭。实际上,最终评定为烈士,也不是刘家人争取的结果,刘家是地主阶级,在这个问题哪里会说得上话?据说是,当时有人提出,刘国鋕在重庆的进步青年当中颇有影响,在狱中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这样的人如果都不能定为烈士,恐怕在学生们当中交待不过去,于是才勉强给了烈士的称号。

何先生文中提到的开追悼会,是民盟为刘国鋕单独在刘家召开的,与中共无关。因为当时的形势很微妙,所以,有个刘领导的学生党员想去参加这个追悼会,又怕中共方面不高兴,还特地请示了上级。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5-09
看来当时评烈士,党内有些做法过左。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5-09
http://www.liuguozhi.com/wenxuan/News_View.asp?NewsID=16

从《血录》中的这份刘国鋕烈士简介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观念对烈士评价产生的影响。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5-13
引用第3楼岁寒于2009-05-09 09:18发表的  :
何先生文中提到的开追悼会,是民盟为刘国鋕单独在刘家召开的,与中共无关。因为当时的形势很微妙,所以,有个刘领导的学生党员想去参加这个追悼会,又怕中共方面不高兴,还特地请示了上级。


      1950年2月公布的235位烈士中,民盟盟员有24位(其中17位为党盟交叉)里面包括曾任民盟重庆市支委的章培毅烈士和1947年10月民盟转入地下后的重庆市临委成员黎又霖烈士。但当时由民盟主持为烈士个人举行的追悼会,见诸于史料的仅有刘国鋕的这次。民盟西南总支部主委楚图南主持追悼会并题词,民盟中央执委鲜特生写了挽联。这应该是民盟对于刘国鋕烈士等级评定结果表明的态度。

    唐弘仁老在他的回忆录集《风雨九十年》中写过这样一件事:
    1949年12月初,那时,重庆市刚刚解放,渣滓洞集中营被特务枪杀了二三百人,解放军军管会成立了一个烈士登记处。我到烈士登记处去查询并登记民盟的烈士。我在登记处向一位姓徐的干部讲:“我们民盟还有一些烈士的尸体没有入棺,暴露在渣滓洞外,日晒雨淋,家属十分难过,希望加速处理”由于我在讲话中两次提到“我们民盟”,“希望你们如何如何”。这位干部误解我讲的“你们”二字是指“你们共产党”。他很不高兴地说:“现在不要分什么‘你’和‘我们’了。不要讲什么‘我们民盟’,‘你们共产党’了。大家是战斗在一起的,烈士的血是流在一起的。”这位干部讲话时,语气很粗野,声音很大,当时给我的冲击很大……

    从唐老的回忆中也可以感觉出当时各方面的关系的确复杂微妙。
[ 此贴被若水在2009-05-13 13:59重新编辑 ]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5-25
看到一篇何家亲戚回忆何北衡先生的文章,其中有一节的内容是关于何北衡营救刘国鋕的,最有趣的是作者说刘住在何家期间,何太太和孩子们多次看到刘国鋕晚上在楼上发报。这位可能是看《永不消逝的电波》之类的影视作品印象太深,以为中共地下工作者都要发报。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5-25
你说的是何高密的文章吗?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5-25
引用第8楼岁寒于2009-05-25 11:15发表的  :
你说的是何高密的文章吗?


何又密《忆堂兄何北衡数事》。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5-25
呵呵,瞧我这记性,把人家名字记错了一个字,顺便就把人家辈分也降了一级。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小鱼儿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5-27
何又密《忆堂兄何北衡数事》。
-------------------------------
能不能贴出来看看
谢谢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5-27
何又密先生对刘国鋕并不了解,文中有关刘的内容与史实相悖之处较多,就不转了吧,以免误导了读者。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