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897阅读
  • 10回复

我的随笔一篇:遭遇“山外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佳爱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7-03-28
遭遇“山外人”
  放假上网,在论坛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闲聊的时候突发奇想,把自己写得一首自我感觉良好的词顺手发表了一下,本来多少还是有点把握的,自信心十足,把贴子发出去就心满意足的去睡觉了。
  当我第二天再次打开电脑,登陆到论坛的时候,去遭到许多人的发问,简直是当头一盆冷水。一位叫做铿尔的朋友连发了好几个贴子来给我的词条毛病。因为词牌名是我自己想的,所以也就没怎么按着填词的规定些,只是把词的上、下阕修饰了一下韵角,以为这也就完成了,却不料论坛里有这么一位精通诗词韵律的能人,铿尔在贴子里问我的这首词的词谱是什么,我当时就傻了眼,才知道写一首词还要有很多步骤,是随心所欲不假,可还是要有规矩。记得当时还发了脾气,第二天才承认错误,拜师求学,想起来就觉得惭愧。
  我向来是个不喜欢服人气的人,往往对于自己有点优势的事情自信过头,因为在我的圈子里我的文笔还行,所以我就开始有点“找不到北”了。经历这件事之后,起初很是想不通,总认为自己有理,渐渐的静下来一想,做学问嘛,应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去创新,虽然我可以写一些随笔,但是毕竟才学了半年的词律,基础太差,又怎么去说服别人呢?俗话说忠言逆耳,在网上能够遇到这样一群朋友也算是我的一件幸运事了。
  人常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遭遇“山外人”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持怎样的态度呢?心理上会有不平衡的感觉是不可避免的,若是积极面对,就要有一个谦虚和平的心态来对待,如果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话,总还是要吃亏的。人总是要进步的,活到劳学到老,知识总是在一遍遍的刷新纪录,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去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否则就只有停留在原地了,就像我们不会轻易否认教科书里的知识一样,虽然“山外人”有可能也大多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我们还真可以学到不少的好东西,何乐而不为你?
  三人行,必有我师,把心放平坦来接受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你会发现生命变得充实而多彩,往往越是谦虚的人越受人尊重正是这个道理。
  走出山谷,看看下一个口响山门的“山外人”又是谁呢?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3-28
呵呵,我也说一件遭遇“山外人”的事吧。我在初中的时候每次大考试几乎都是年级组第三,自己觉得还不错。可是等到上了高中,学校里汇集了来自全市各个旗县区的精英,升入高中之后第一次大考我竟然排到了第144名!当时自己真是受不了。现在虽然追赶地很苦很累,可是最好的一次也才追到第50名。任重而道远啊!不说了,念书去也。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铿尔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3-29
楼主您好。看了您的帖子我非常惊讶也非常惭愧,您在文中把我说成“山外”之“山”(&“人外”之“人”),这是您客套,我却不敢居之不疑。上次我也说过了,我不是学文科的,而这里不但有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也有中文系正在授徒的老师。我作为一个外行只能说是和您互相学习吧。
对您文中所述事件我以为似有可商榷之处。

引用第0楼佳爱然2007-03-28 16:33发表的“我的随笔一篇:遭遇“山外人””:
  当我第二天再次打开电脑,登陆到论坛的时候,去遭到许多人的发问,简直是当头一盆冷水。一位叫做铿尔的朋友连发了好几个贴子来给我的词条毛病。.......

第一,我并非给您“条毛病”。当时只是大作拜读后本人有些疑问,故而冒昧提出。
第二,我不曾“连发了好几个贴子”,只不过看了您对我的疑问所作的回答后我仍然有疑问,所以再次提出质疑,仅此而已。
如果您还是坚持要说当时我是“连发了好几个贴子来给你的词条毛病”的话,那我是不是可以说当时您是“连发了好几个贴子来攻击我和岁寒”呢?

引用第0楼佳爱然2007-03-28 16:33发表的“我的随笔一篇:遭遇“山外人””:
………………
只是把词的上、下阕修饰了一下韵角…………


我注意到您在文中提到了“词的上、下阕”,显然,您也知道词不是分“上下联”的——词的局部可以用对仗,但从整体上来说它是不对仗,也不可能对仗的。因为对仗要求的是对应位置平仄的相对(也就是说相反),而词的上下阕通常是相应位置的平仄基本相同。既然如此,我要求您说明您说的“上下联”指的是哪两句(或者说几句)是很正常的问题,我不明白何以会导致您的强烈反应,并对我的“看不出上下联”痛加讥嘲。

PS:实际上“半年”的格律学习时间已经不算短了,谈不上“基础太差”。但是,您却连诗词作品最基本的押韵都全然不以为意,我很好奇您究竟学的是哪些内容。

最后,我自知一向言辞无礼,忽视听者的感受,曾被某网友评说“态度非常恶劣”。倘又有得罪之处,谨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引用第0楼佳爱然2007-03-28 16:33发表的“我的随笔一篇:遭遇“山外人””:
遭遇“山外人”
  放假上网,在论坛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闲聊的时候突发奇想,把自己写得一首自我感觉良好的词顺手发表了一下,本来多少还是有点把握的,自信心十足,把贴子发出去就心满意足的去睡觉了。
  当我第二天再次打开电脑,登陆到论坛的时候,去遭到许多人的发问,简直是当头一盆冷水。一位叫做铿尔的朋友连发了好几个贴子来给我的词条毛病。因为词牌名是我自己想的,所以也就没怎么按着填词的规定些,只是把词的上、下阕修饰了一下韵角,以为这也就完成了,却不料论坛里有这么一位精通诗词韵律的能人,铿尔在贴子里问我的这首词的词谱是什么,我当时就傻了眼,才知道写一首词还要有很多步骤,是随心所欲不假,可还是要有规矩。记得当时还发了脾气,第二天才承认错误,拜师求学,想起来就觉得惭愧。
  我向来是个不喜欢服人气的人,往往对于自己有点优势的事情自信过头,因为在我的圈子里我的文笔还行,所以我就开始有点“找不到北”了。经历这件事之后,起初很是想不通,总认为自己有理,渐渐的静下来一想,做学问嘛,应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去创新,虽然我可以写一些随笔,但是毕竟才学了半年的词律,基础太差,又怎么去说服别人呢?俗话说忠言逆耳,在网上能够遇到这样一群朋友也算是我的一件幸运事了。
  人常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遭遇“山外人”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持怎样的态度呢?心理上会有不平衡的感觉是不可避免的,若是积极面对,就要有一个谦虚和平的心态来对待,如果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话,总还是要吃亏的。人总是要进步的,活到劳学到老,知识总是在一遍遍的刷新纪录,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去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否则就只有停留在原地了,就像我们不会轻易否认教科书里的知识一样,虽然“山外人”有可能也大多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我们还真可以学到不少的好东西,何乐而不为你?
.......
望断云天暮与朝,双星聚首叹今宵。情深每笑银河浅,心近毋愁白馆遥。一曲囚歌明志洁,千针文绣喻松骄。丹心矢志长相守,乌鹊何须更筑桥。
离线黄栌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3-29
请恕在下愚钝,在下以为,楼主此文的主要基调是赞赏意的,不知为何楼上同志的回帖隐隐带来怒意?
上下联之争?在本贴里恕在下未发现,不知是源于原先的那帖还是怎么?
感觉气氛不对所以进来插下足,希求诸君各自冷静,毋动怒意罢了……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3-29
关于上下联,下边这个帖子里有一点,最后的两个帖子我应佳同学要求删除了,但似乎中间有个别帖子也由发帖人自己删掉了(记不清了)。

http://www.hongyanhun.com/bbs/read.php?tid=1134&fpage=2


铿尔大概是看到佳同学说她“连发了好几个贴子”挑毛病感到不爽,我也认为佳同学说法不妥,不过我同时认为,按我以往对佳同学说话风格的了解,她是比较大大咧咧,直来直去,言语不太周密的,她通篇文章意思是要谦虚和平、不要骄傲自大、要活到老学到老,铿尔指出她用语不当就好了,可别自己不开心啊。

佳同学:看了你的随笔,我也和铿尔有同样疑问,不知你半年的诗词学习都学了哪些内容?是选修的诗词写作、赏析课还是自学的,用的什么教材?
~~追~~
离线黄栌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3-29
在下个人认为,现代的诗词学习,如果不是十分系统的课程的话,纯自学或者由不甚专业者讲习的话,并不是很容易像以前那样一下子就从最正规的格律学起,何况还有一阵提倡过解放格律,于是今人对于格律更不甚重视了,如果纯由爱好起而从熟读诗词进而尝试创作起的话,不识格律也就很可能了……所以半年未见成效倒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的事,以上谬见。
离线佳爱然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3-30
楼上地说对了,我们虽然学了半年,可是并不是很系统,是边学名篇边学韵律的,很笼统的那种,我也问过我们老师,她也讲的不是很明白,我自己又借了本书看了一下,也不是很懂,也就造成了……


铿尔前辈:我可没有对您不满的意思呀,我从心底里佩服你,真的,不为别的,就为是我朋友,说实话,苗军长说对了,我一向直来直去,说话不经过大脑,丢三落四,我现在正在改这个毛病,否则将来怎么当老师啊,我上学期的“语文教学法”就因为不仔细,丢了一堆的冤枉分,后悔啊! 铿尔,我真的一直对你很佩服,绝没有对你不满的意思,如果我的那些话让你不高兴过的话,那就请多多见谅了,嘿嘿, 别生气了,小生在这里给你说对不起了!
离线铿尔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3-30
诸位:
(某铿先做个罗圈揖~)
  大家似乎有点误会,应该是俺言辞失谨的缘故,对不住。申明:俺没有生气,没有发怒,没有不高兴,没有……
  我只是对待某些事情比较顶真,喜欢把话说明白,所以罗嗦了些。
    请楼主不要生气,前一个帖我没有任何不悦的意思。

  BTW,TO黄栌:关于对格律的看法,我在另一个帖子中已经说得很明确了。(http://www.hongyanhun.com/bbs/read.php?tid=1138&fpage=2
引用第6楼铿尔2007-03-02 13:06发表的“”:
内容永远比形式更重要………………一首诗或者词的好坏,格律绝对不是关键。…………只不过,不能不知道格律而说我“不拘泥”于格律。
.......
望断云天暮与朝,双星聚首叹今宵。情深每笑银河浅,心近毋愁白馆遥。一曲囚歌明志洁,千针文绣喻松骄。丹心矢志长相守,乌鹊何须更筑桥。
离线黄栌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3-30
嗯,关于格律的看法,在下也是这样认为,不过忽略格律的大家,可都是建立在深谙格律的基础上的,诗词之“琅琅上口”,自有其琅琅上口的因由,一般来讲,为一二佳句而无视格律这没什么不妥,不过经常看到报纸上一些新时代诗人们的“应制诗”,本身全是歌功颂德不说,莫说对仗平仄,便连韵也不压,那正是怎一个晕字了得,那种感觉就好像……一口吃到了坏掉的炒黄豆(= =我这什么比喻)
话说本人也经常为格律头痛,有时候自以为是的好句子不得不屈从格律而改字,失了韵味,不过如果是精通格律的人随手吟来也都是合乎平仄的,那便是上上佳境了啊……憧憬之
离线铿尔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3-30
楼主的大作在此 http://www.hongyanhun.com/bbs/read.php?tid=1134&fpage=2 倘黄栌君有暇不妨移玉往观。
俺下班了,下周见啦。
望断云天暮与朝,双星聚首叹今宵。情深每笑银河浅,心近毋愁白馆遥。一曲囚歌明志洁,千针文绣喻松骄。丹心矢志长相守,乌鹊何须更筑桥。
离线佳爱然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03-31
嘿嘿 没事就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