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1656阅读
  • 31回复

大国的崛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henxiaogang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大国的崛起

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国的迅速崛起,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参与者,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同时,中国也处于历史关键的战略十字路口,各种矛盾累积加剧......一部政论片<大国的崛起>分析了9个西方列强国家的发家史,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和观念--安全秩序与不同阶层的相互妥协,引起了不小争议.有人说:为什么不提人家的民主自由?有人说:列强发家史根本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殖民主义侵略扩张史.是原罪.
离线chenxiaogang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2-21
民富国强,民富了,国才能强,这话在理,但是一部分富了,而做不到共同富裕,改革就没有成功.矛盾反而会加剧,只有共同富裕了的国民才能自然而然成为大国民.
国计民生,国计搞得好,民生跟不上,等于一条腿走路.住房,看病,上学,以及就业,养老等成了新的N座大山.眼下的问题就是解决好贫富分化的矛盾.
[ 此贴被chenxiaogang在2006-12-2 ]
离线二月鹰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2-21
所以我的意思是,回望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应该只看到人家的坚船利炮,还应该汲取他国人文建设制度设立方面的智慧。



我们的船坚了炮利了,自然会“汲取他国人文建设制度设立方面的智慧”的。在欺凌下,没有独立自主权,通常情况下,人首先想到的是反抗、以及仇恨。目下的呼吁与建言也当然可贵!
离线二月鹰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2-21
仇恨现在是淡了,不象小时候,一看到中国电影里的外国人就可能觉得那是坏人!
是不是奢望不敢绝对说呢,建言可贵,呵呵!
[ 此贴被二月鹰在2006-12-21 17:11重新 ]
离线chenxiaogang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12-22
这里有一个误区: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人文精神和发展历程,用不着去刻意模仿人家,难道让大象改变习性去跟豺狼虎豹学捕猎?
以德立人,以能立世,厚德载物,天下为公,求同存异,艰苦奋斗,同甘共苦,坚强不屈......我们有几千年治世育人的好东东,有那么多为之奋斗的先贤和革命英雄.有过近现代史一次次失败的教训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在这个领域中国文明是世界的榜样.是我们昻首扩步走向世界时必须保持的先进优势,是正在或已经丢失应该找回来的宝贵财富.而不是点头哈腰为捡拾人家扔下的骨头而丢掉的包袱.这个问题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和某些阶层表现更突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记得一位老红军爷爷的对联:
想当年打天下小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孩子一帮赶走了老蒋
看今朝败家子大米饭王八汤孩子一个老婆一帮把公款造光.
记得冯小刚(就是一个大腕,看着像个糙人)一不留神说出了一句真理:只有当中国文化成为强势文化时,它才会被世界瞩目.
为了不被好大喜功冲昏了头脑,为了不迷失在与世界接轨大同天下的太虚幻境,为了分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谁是管家谁是仆人,为了少出些崇洋媚外反咬一口的白眼狼,为了让蜜缸里泡大的豆蔻们不发霉变质沦为垮掉的一代,宣传爱国主义民族人文精神及核心价值的中国红文化等传统文化具备巨大现实意义.最近举办的国际文化创意展览会颇受启发
西方现代文明始于欧洲文艺复兴,大致经过几个阶段:早期启蒙和地理大发现,疯狂殖民主义扩张为特色的财富原始积累,对内镇压对外火拼的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战后反思重建发展飞跃冷战及欧美分化.
我们该学的是人家的创新精神,想想两次工业革命,三次科技浪潮吧,我们一次没抓住,短短一百多年就被人家远远抛在了后面.
离线chenxiaogang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12-25
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大概没什么疑问.
和和,恕我直言,您刚好说拧了.中国并不缺少美丽的甚至是理想的制度,缺少的是正确的实践和检验.缺少的是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进行正确的运用和应变.尽管这种实践有时要反复进行才能成功.这里有一个战略和战术的区分,社会制度和宪政是宏观战略,具体微观的体制法规及运转应用是战术,二者要分清楚.
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除了部分封建官本位残留思想因素外,恰恰主要是改革中盲目的拿来主义借鉴,刻意模糊而事实上照搬的资本主义模式酿成的苦果.,建立在金本位上的重商主义解决了一些老问题却也带来更多的问题:贫富分化,贪污腐化,下岗失业,社会治安,环境污染,假冒伪劣,投机倒把,急功近利,天价房子天价药等等,哪个不是拜托这些拿来主义的借鉴所赐.顺便说句经典的废话:成绩不说没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
赵本山的台词说得好:买药别看广告,看疗效.再美丽的制度战术不当也是美丽的谎言.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12-27
引用第10楼佛祖拈花2006-12-27 13:16发表的“”:
楼上认为问题出在拿来主义?我倒是觉得社会运作中还是某些“中国特色”太多了,往往是借拿来之名,行苟且之事。


是啊是啊,说句招骂的话,中国并没有少“拿来”,应该说中国人很善於学习,但多少拿来的好东西到了中国就变了味儿啊!

(也有好(?)味儿的,街心公园里跳交谊舞恐怕就是中国才有,在别的国家就找不见。)
~~追~~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12-27
引用第11楼苗溪2006-12-27 14:43发表的“”:
(也有好(?)味儿的,街心公园里跳交谊舞恐怕就是中国才有,在别的国家就找不见。)


还有大马路旁边光着膀子打台球的。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12-27
引用第10楼佛祖拈花2006-12-27 13:16发表的“”:
……往往是借拿来之名,行苟且之事……

才看到这么精辟的概括,也可以列为本坛流行语了,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chenxiaogang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12-28
借拿来之名,行苟且之事,还是拿来的问题,错误的人办错误的事,就是我要说的意思.
一个巴掌拍不响,建行张恩照案,蓝色巨人不是也陷进去了,想想掏几白万政治献金就可以合法的与领导共进晚餐,想想利益驱动下人家司空见惯的商业黑幕,想想随便扔个砖头就能砸中一个律师的地方照样各种各样恶性案件不断.想想几百万人游行示威都无法阻止一个践踏法律的错误决定.
苟且恐怕算不了中国特色.缺少执行也算不了中国特色.
离线西风残照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12-28
引用第14楼chenxiaogang2006-12-28 09:21发表的“”:
借拿来之名,行苟且之事,还是拿来的问题,错误的人办错误的事,就是我要说的意思.
一个巴掌拍不响,建行张恩照案,蓝色巨人不是也陷进去了,想想掏几白万政治献金就可以合法的与领导共进晚餐,想想利益驱动下人家司空见惯的商业黑幕,想想随便扔个砖头就能砸中一个律师的地方照样各种各样恶性案件不断.想想几百万人游行示威都无法阻止一个践踏法律的错误决定.
苟且恐怕算不了中国特色.缺少执行也算不了中国特色.

其实不管是不是中国特色,不好的都要摒弃。
离线chenxiaogang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12-29
真是佛法无边,一句轻描淡写的虚张声势就把积累几代人厚重的艰苦奋斗和艰难实践,牺牲了几千万先烈才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给彻底否定了,如果这样建不成美丽的制度,那么靠人家吹过来几个千疮百孔的气球就一叶障目的自以为是,也只不过是坐在象牙塔里画饼充饥饮鸠止渴而已.
换个角度说吧:
GDP年增10%,30年翻2倍干了100年的事世界公认空前绝后大概不是真的缺少执行的制度做得到的.
过去的东亚病夫,160多块金牌占了亚运会大半,也不是缺少执行的制度临时蒙的.
神舟飞船上天,卫星探月没这个缺少执行的制度也办不到.
数亿人次的出境游大概也不都是因为这个缺少执行的制度,活不下去跑去避难的.
说句广告词:神州行,我看行
[ 此贴被chenxiaogang在2006-12-2 ]
离线chenxiaogang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12-30
这个我知道,本来就是聊天,算我理解有误,不好意思.
不过现实的窗户纸早已被一句石破惊天的潜规则"房子就是卖给富人的"给捅破了.拿来主义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的变化.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6-12-30
楼上的大哥大姐谈得问题比较深奥,至少对我是这样的,所以我自认为没有发言权。不过我怎么觉着说来说去火药味越来越浓了呢?我想,观点不同都很正常,可是心平气和得说是否会更好?反正不是敌我矛盾,谈不通先放着,改天再谈。总之,后天就是元旦了,不要吵架,对吧?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6-12-30
苏日朗小妹妹批评得极是。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小香蕉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6-12-30
引用第19楼苏日朗2006-12-30 17:26发表的“”:
楼上的大哥大姐谈得问题比较深奥,至少对我是这样的,所以我自认为没有发言权。不过我怎么觉着说来说去火药味越来越浓了呢?我想,观点不同都很正常,可是心平气和得说是否会更好?反正不是敌我矛盾,谈不通先放着,改天再谈。总之,后天就是元旦了,不要吵架,对吧?


我也想说这话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有些像吵起来了

引用第6楼二月鹰2006-12-21 16:59发表的“”:
仇恨现在是淡了,不象小时候,一看到中国电影里的外国人就可能觉得那是坏人!


可我还是这样。当然,其他的外国人都还稍好一点,最见不得的是日本人。最近看《亮剑》,见到日本鬼子就不爽,见到我军与日军交战会很紧张,见到我军中有人牺牲于日军枪下会惋惜与气愤,见到有人打死了鬼子会欢呼……
也许云落泪了风会吹干它,可是风叹息又怎么安慰呢?
离线西风残照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6-12-30
引用第21楼小香蕉2006-12-30 18:06发表的“”:
可我还是这样。当然,其他的外国人都还稍好一点,最见不得的是日本人。最近看《亮剑》,见到日本鬼子就不爽,见到我军与日军交战会很紧张,见到我军中有人牺牲于日军枪下会惋惜与气愤,见到有人打死了鬼子会欢呼……


推荐看一本书:《东亚三国的近代史》,中日韩三国合编,很适合青少年阅读~~其中有些史料会让你接触更多~~

我来自南京,在这片土地上,心情其实更复杂~~
离线小香蕉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6-12-30
谢谢楼上的姐姐(应该是)。
对了,前段时间我的同桌是一个可爱的男生。在这个以哈日为时尚的年代,能和他同桌,真是幸事,它不仅不哈日,还十分痛恨日本人,在这方面,他是我的知音。我们曾用纸写下对日本的看法、对于侵华战争有关的事件的看法,并相互交换、交流。可是,同桌共十天!第十一天,老师把他调走了……唉……
也许云落泪了风会吹干它,可是风叹息又怎么安慰呢?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7-01-02
恰巧看到几个朋友正在议论这个电视片,转过来凑热闹。

《大国崛起》介绍苏联的部分提到了苏联的劳模矿工,连续刷新每日掘进的速度,最后获得劳动模范的称号。矿工获得的额外回报有住房、家具以及电影院的固定座位,片中流露出来的感觉仿佛是劳模矿工得到的没有付出的多,并且将这个归纳为苏联经济衰落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劳模矿工本人一定是个出色的工人。但是,采煤作业中,煤层有区别,机械的状态有差异,所有最佳的状态都凑到一起,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结果。劳模矿工的纪录不一定有推广价值,当然做个商业广告还是绰绰有余的。中国的计划经济师法于苏联,劳动模范是激励人们投身国家建设的榜样。影片对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语焉不详,似乎那只是一时间走了几步昏着而已。

美国福特公司曾经做过试验,在许多前提条件之下,某个装配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若干倍。但是这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其他许多人的配合之上;随后,那个装配工自己也要求退出这项试验,因为他获得了额外的报酬,但是他的工友却没有涨工资,导致他和周围群众关系的紧张。福特公司经过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放弃了推广这个经验的打算。

还有个类似故事:那个因杀妻案在中国成名的辛普森(想想电影《卡桑德拉大桥》,那个黑人演员是也)当年是美国的橄榄球明星,他打破了美式橄榄球在单个赛季的前进纪录。在最后的若干场比赛中,辛普森所在球队是有机会问鼎冠军的。队友们为了他打破纪录,不管不顾辛普森的位置和状态,不停地给他传球,但是后面几场比赛的球队成绩不好。可以说他的破纪录是牺牲全队利益的结果。(为了回报他的队友,有一次辛普森和队友平分了他的奖金)

《大国崛起》介绍英国的部分提到了亚当斯密,其实亚当斯密凭借学者的有利位置净说大实话:小商小贩在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时候,他们不是在发善心,他们是在赚钱,他们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目的是顾客手中的钞票,商品和服务只不过是他们换取报酬的载体。嘿嘿,实话吧?亚当斯密建议,政治家要做的不是压抑商贩赚钱的动机,而是规范市场的秩序,这样就可以利用商贩赚钱的动机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那么根据这个理论,英国社会是如何发掘推广类似于劳模矿工这样的工人中的智慧呢?《大国崛起》中提到了瓦特。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发明的动力是为了改善生活,而不是宏伟的理想。最后他对蒸汽机的改良获得了成功,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自己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中国以前的失误在于过高的估计了人性的本质,和平年代的人们是不可能有当年革命者的理想和毅力,如果用过高的标准去强求人民群众,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正所谓,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现代社会的许多规则和法律,起源于近代的英国。小小的岛国,居然控制的疆土日不落。究其根本,是英国精英对广大俗人的心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够因势利导,为我所用。嘿嘿,这正是大国崛起过程中最具有讽刺意味的结论:对世界发展影响最大的发明和发现大多源于最自利甚至最龌龊的动机,比如哥伦布、麦哲伦们的航海探险。而带着最纯洁最崇高理想的运动所导致的结局竟都是如此不堪回首(最典型的是Kmer Rouge建立的民柬政权——当然这不是这部电影里所说的事情)。

《大国的崛起》中讲述了许多我们不熟知的历史。比如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争夺海上霸权时竟然还坐下来谈判达成协定:西班牙朝西发展,葡萄牙朝东发展,双方井水不犯河水。搁咱现在,还管那个?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7-01-02
很精彩啊,建议allegro同学另起一帖。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