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引起许女士愤慨的一段原文:
从现实到文学创作、从文学形象恢复到生活的本来面目,使我们
感觉到烈士离我们更近了,这样也方便我们去理解、体会烈士的那份
精神,那种品格。过去在人们眼中,英雄是“高大全”的形象,那是融智
慧、精神和形象于一体的榜样文化。在《红岩魂》的演出当中,我们想
告诉观众,烈士也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强调他们人性的一面。如宋振
中烈士(小萝卜头)殉难时只有 8岁。我们抓住他希望有一枝铅笔、他
想吃糖、他想进棺材自由的三个情节打动人心。催人泪下!再如,我们
在工作中强调实事求是,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我们在所有的宣传、
展览和作品中尽量减少使用形容词,也就是说处理好政治性和历史性
的关系。以前我们有些宣传,总是怕老百姓看不懂,在揭露反动派时
总爱加上个“穷凶极恶”、“狼心狗肺”等形容词,这是很概念化的做法,
而实际上,你越能把历史准确地反映出来,就越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越
实事求是,人民群众就越能接受。比方说,以前在宣传烈士的过程中,
总把烈士宣传得高大完美,没有一点错误、没有一点私心杂念、没有一
点暇疵,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人,人们就感觉到这些烈士
是难以效仿,所导致的后果就是使学习流于形式化。只要是人就会犯
错误,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小说许云峰的原型之一的许建业,我们在
介绍他的事迹时,把他在狱中的失误讲了出来:他在狱中轻信特务的
谎言,情急之中寻求看守特务的帮助,致使党组织再次遭到破坏。结
合烈士“狱中八条意见”反思这段历史,对今天的党风建设是有着深刻
现实意义的,也使观众对此有更深的理解:加强执政党的纪律不是一
种主观的决定,而是在对历史教训的重新认识后的必然选择。人们了
解了这段历史,并没有降低人们对许建业烈士的崇拜之情,而是更加
深了人们对烈士的理解,加深了对党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红岩魂》
展览、报告、展演、书刊等系列文化产品为什么会有市场?为什么经久
不衰?为什么感人?就因为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节,再通过
不断创新艺术形式,使我们赢得了观众,占有了市场。
(摘自《再铸红岩魂》首篇文章《歌乐山——红岩魂》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