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778阅读
  • 30回复

拍《茶馆》了拍《茶馆》了,真够能折腾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12-29
央视大戏《茶馆》开机 台长亲临剪彩鼓舞士气

--------------------------------------------------------------------------------

2007年12月29日 0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八日电 (记者 马海燕)由陈宝国主演的央视年度大戏、大型经典巨制《茶馆》今天上午在涿州影视基地新建成的老北京一条街隆重开机。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亲自前往剧组剪彩鼓舞士气,让这部筹备四年的大戏又多了几分隆重色彩。

  三十六集的电视剧《茶馆》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作者在半个世纪的时间段中,选取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的三个点,透过茶馆这一扇小窗口反映复杂的社会变迁,透过茶馆老板王利发等小人物的命运起伏讲述那个年代的黑暗。

  为保持老舍剧本的京味本色,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聘请了具有深厚京味文化根底的作家叶广苓和杨国强担任编剧,剧中一众角色全部由陈宝国、谢钢、周里京、梁天等土生土长的京籍演员扮演。据悉,该剧还得到了老舍之子舒乙的大力支持。



  对于挑战曾由于是之等老一辈艺术家塑造过的人艺经典话剧,陈宝国自信表示:“此《茶馆》非彼《茶馆》。从三小时的舞台戏扩展成三十六集电视剧,只要‘魂’不散,就不会丢掉原著的原汁原味。”据悉,原话剧中出现的人物六十余人都在电视剧中得到了丰富和扩展,加上其他再创作有名有姓的出场人物将达到一百人之多。

  央视台长赵化勇强调改编名著需要尊重名著、尊重历史、尊重名家,同时又要有所创新,“大事要真实,小事要创新”,他更坚决要求这部由国家级电视剧制作单位完成的大戏“一定要成功”。

  为此,央视斥巨资在涿州影视基地搭建了一条明清时代的老北京街道,城楼、胡同、茶馆、大院、后海一角等老北京著名建筑都在这里还原。央视剧中心主任李培森希望能像当年拍《红楼梦》留下一座大观园、拍《三国演义》留下一座三国城、拍《水浒传》留下一座水浒城一样,让这个老北京一条街和电视剧《茶馆》一样成为日后旅游、其他影视剧拍摄的一个经典。(完)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7-12-29
陈宝国剃眉灭锐气 曾经拒绝过拍摄《茶馆》(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03:29 京华时报


  陈宝国(blog,陈宝国吧)演王掌柜,需藏尽如炬的目光。本报记者 王铮 摄

  瑞雪扑面,鞭炮争鸣。粗布衫、长辫的陈宝国,在裕泰茶馆内与往来宾朋寒暄不停———昨天,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吧)投拍的电视剧《茶馆》正式开机。身着戏服的主演陈宝国、梁天(blog,梁天吧)等人,在导演何群的指挥下,为央视领导和记者们献演了一场好戏。饰演主人公王利发的陈宝国直言,《茶馆》是他回归平民戏的第一部作品。为了灭掉眉眼中的帝王锐气,他毅然剃掉了眉毛,“现在看来,我多少有了点智慧和油滑。”

  曾经拒绝过拍摄

  36集电视剧《茶馆》根据老舍先生同名话剧改编,由京派作家叶广芩、杨国强(blog,杨国强吧)出任编剧,李功达出任制片,何群出任导演,陈宝国演王利发,谢钢演秦二爷,周里京演常四爷,梁天演吴祥子,石小满演松二爷。

  为了配合《茶馆》的拍摄,剧组在涿州影视城搭建了“老北京一条街”,城楼、胡同、茶馆、大院、后海应有尽有。望着眼前300米长的胡同,拿着颇具分量的演职员表,陈宝国感叹接拍《茶馆》是明智之举。“近年来我拍摄了多部帝王戏,在接演《越王勾践(blog,勾践吧)》后我就说过要回归平民,演些小人物。今天开机我如愿了,心里也踏实了,这说明我说话很算数。说实话,接演《茶馆》的合同我半个月前才签,此前酝酿了一年多,打心眼里是不想演。因为在剧本上我有一些想法,认为内容应该再递进一个阶段,还能够再提高。如今那个过程走过来了,我就可以参加拍摄了。”陈宝国表示,吸引他加盟的原因除了剧本好之外,还因为出品方过于抬举自己,“这年头能被抬举是很令人感动的。”另外,王利发的年龄跨度从45岁到80岁,这也是吸引陈宝国的砝码。

  比话剧版更丰富

  很多人都拿陈宝国和于是之先生对比,但他坚称电视版和话剧版是两码事。“我承认经典是不可能超越的,也没想过超越,更不敢去说这些话。但是,这不代表我们的作品没有扩展和延伸。在确保老舍先生作品‘魂’不丢的前提下,我们改编的度恰到好处。既有沉重,又有责任感、时代感,还有悲伤情怀。整个剧是大喜大悲,说白了还是为娱乐观众服务的。我想透露一点,扩展不仅体现在王利发的命运上,实际是全方位的扩展,有些人物的命运比王利发扩展得多得多,但很真实,没有胡编乱造。”导演何群很赞同陈宝国的说法:“既然很多人都在比较,我干脆找个完全不像于是之的人来演。宝国的眼睛很大,于先生的眼睛多小啊。不像,就是要给宝国提供创作的机会,单纯描红模子没有挑战。”何群说,电视剧从清末拍到民国、抗日战争,一直到北平解放,年代跨度很大。

  为灭锐气剃眉毛

  长辫、粗布衫是陈宝国最打眼的地方,“没看出来吧,我的眉毛也给剃了。”陈宝国说,演了太多的帝王戏,自己的眉宇之间已经蕴含着霸气和锐气,但这股劲头在王掌柜脸上是绝对不行的。“这个人物很善良,做买卖又有智慧,多少流露出一股子油滑劲儿。何导看我锐气太盛,就下令把我的眉毛给剃光了。剃的时候我睡着了,醒来眼前一堆毛儿。照镜子一看,还真不像皇帝了。”导演何群则直言陈宝国太凶了,“买卖人得和气生财,王利发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笑呵呵的就把生意做了,把王八蛋给卖了。他是用智慧和性格与坏人做斗争。所以我要求陈宝国要藏尽他的锐气,剃眉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要让观众笑不停

  何群称,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丰富,因此在拍摄的时候,他尽力突出幽默、诙谐、轻松的特点。“陈宝国、梁天、周里京等主演都是北京人,说一口纯正的京片子。同时我考虑到历史上的太监都是从河北招的,所以安排庞太监的扮演者张惠中要说河北方言,这样碰撞出的语言火花‘笑果’会不错。我保证36集每集都能让观众笑声不断,但不是牵强地胳肢观众笑。”

  何群说,现在他毫不忐忑,愉悦心情能持续到明年6月拍摄完毕。“但等到奥运会一结束,国庆一播出,我等待观众和媒体的评价声音时就该忐忑了。大家如果说看了半天压根儿不可乐,我这条老命基本就歇菜了。”本报记者 王铮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7-12-29
这个王掌柜看着真哏啊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7-12-29

《茶馆》涿州开机 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22:01  新浪娱乐

《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
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胡恩陈宝国与小浪人导演何群发言

《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
剧中心主任李培森剧中心副主任李汀剧中心副主任苟鹏剧中心副主任张子扬

《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
片场举行剪彩仪式剧组人员与嘉宾合影

《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茶馆》涿州开机陈宝国演平民变身王利发(图)
陈宝国满面笑容陈宝国与导演探讨剧情梁天现场表现安静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娱乐讯 “《茶馆》开机啦!”在“王掌柜”陈宝国(blog,陈宝国吧)的吆喝声中,36集电视连续剧《茶馆》于12月28日在河北涿州影视基地新落成的老北京一条街正式开机。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吧)投入拍摄、何群导演的《茶馆》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话剧,集合了陈宝国、谢钢、周里京、石小满、梁天(blog,梁天吧)、张惠忠等一大批功力深厚的演员,预计将于2009年和观众见面。

  老北京一条街再现晚清风情

  28日清晨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中的涿州影视基地老北京一条街更显厚重大气,长达400米的平整街道,高大的门楼,逼真的仿清建筑,有胡同、有大院、有茶馆,还有后海的一角,此情此景让人恍若隔世,似乎能感受到晚清时期皇城脚下的市井气息,这里也将作为36集电视连续剧《茶馆》的主要外景地,承载五十年的沧桑荣辱。

  电视剧《茶馆》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话剧,在半个世纪的时间段中,选取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的三个点,透过掌柜王利发和裕泰茶馆的遭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话剧舞台上的《茶馆》堪称经典,为了延续这一经典之作,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从四年前就开始操作,不但建成目前国内最长的老北京一条街,更聘请了具有深厚京味文化根底的作家叶广苓和杨国强(blog,杨国强吧)担任编剧工作,保持了老舍先生剧本的原汁原味,陈宝国、谢钢、周里京、石小满、梁天、张惠忠、马恩然、崔杰等一大批功力深厚的演员也将加盟其中。

  陈宝国:老舍先生的魂不丢

  “根据几家调查机构的最新调查结果,在今后三年中国有三件大事,08年都来北京看奥运,10年都奔上海世博会,09年您就在家沏壶茶,舒舒服服地看《茶馆》。”再次出现在媒体面前的陈宝国已经不是电视屏幕那个气宇轩昂的帝王,瓜皮帽、厚棉袄,略微躬着的身子、抱拳的双手和谦卑的笑容,活脱脱一个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

  “回归”平民的陈宝国“特别踏实”,而这份踏实却经过了一年多的琢磨和酝酿,“话剧《茶馆》很早以前看过,但是让我来演王利发说了一年多也没敢答应,半个月前才签了合同。”其实,能演一部老舍先生的作品一直是陈宝国的心愿,而最终促使他决定出演王利发的则是对剧本的兴趣,“从三个小时的舞台剧到36集的电视剧,剧本在确保老舍先生的魂不丢的情况下,进行了全方位的延伸、扩展,既有沉重的时代感和悲剧情怀,又有喜有闹,很有意思。”

  既然是改编,自然会进行比较,对此陈宝国也胸有成竹,“话剧《茶馆》是经典,经典是不可超越的,打心眼里不敢。但是,此茶馆非彼茶馆,只要老舍先生的魂不丢就没问题。”谈起一起合作的演员,陈宝国则表示,“梁天他们,演老北京的戏非他们莫属。”

  在陈宝国眼里,掌柜王利发是个很善良的平民,又不失狡猾、聪明,“他一辈子只有一个梦,就是发财,结果到了都没发成,为什么没发成?看《茶馆》吧。”

  何群:《茶馆》不是描红摹

  “女演员是这部戏里的色彩。”导演何群说,回到一群大老爷们儿中间拍戏,让他很愉快,而这群大老爷们又几乎都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这让同为北京人的何群有了更多在语言上调控的空间,“老舍先生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这部戏里说的都是老北京话,要突出语言的幽默、诙谐、轻松,让观众体验老舍语言中的丰富、轻松。”何群说,戏里的主要演员都和他合作过,彼此之间都特别熟悉,“他们都很幽默自然,这部戏拍出来肯定会让你笑,你要真不笑,我们也不会胳肢你。”

  陈宝国之前扮演的大多是霸气十足的帝王,和舞台上于是之扮演的王利发似乎没有一点相似之处,谈到为什么会选择陈宝国,何群说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理由:“陈宝国就是陈宝国,完全不像于是之,不然你们老得比。”何群说,尊重传统是肯定的,谁也不能瞎编出一个《茶馆》,但是“不必去描红摹,给陈宝国一个创作的空间,要有自我。”在何群看来,陈宝国肯定会像王利发,但肯定不像于是之,“他比较有霸气,我让他藏着点儿,买卖人和气生财,揣着明白装糊涂。” 柯璐/文 郑福德/图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8-01-16
话剧演员:《茶馆》改成电视剧的做法比较危险

1/11/2008 11:18:19 AM   来源:竞报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1958年,焦菊隐将老舍先生的《茶馆》搬上舞台,久演不衰,几代人艺的老戏骨在话剧舞台上换了几代 “王掌柜”。1982年谢添执导了电影《茶馆》,于是之、蓝天野等人艺演员再塑经典。而今,电视剧版 《茶馆》已经在京郊开机,电视剧尚未见端倪,就已经令外界对老舍的经典再现充满期待。然而,3小时的话剧被演绎成36集电视剧,将有多少意想不到呢?在舞台上飘香了50年的“茶香”能否再次从荧屏中飘出?

  不敢丢了老舍的魂

  李功达(电视剧版《茶馆》制片人)

  “不敢丢了老舍的魂。”电视剧的制片人李功达每每提起《茶馆》就要这样强调。他说:“老舍对社会价值意义的判断,我们一点都不动,动了就不对了,我们尊重老舍大师,继承精神,而后还有再创作。”

  3小时的话剧被演绎成每集45分钟的36集电视剧,自然有许多扩展。李功达表示,这些扩展都能从老舍的原著中找到依据,“基本是在按话剧版舞台上的表演定调,只是话剧情节受舞台局限,有些情节没法展开,电视剧给它完善了起来。”

  比之1958年“焦版”话剧《茶馆》,还有1982年电影版《茶馆》,李功达都谦逊务实地表示,“那些永远是经典,我不认为经典能超越,我们不敢言超越,我们也不打算超越。”

  一种比较危险的做法

  梁冠华(人艺第二版《茶馆》中饰演王利发)

  梁冠华表示自己对电视剧《茶馆》没有太多关注,但是感觉《茶馆》改编成电视剧也许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做法,容易出现以往名著改编电视剧失败的情况。“老舍先生的《茶馆》之所以成为精品,有一个原因是它很精炼,很多没有用的庞杂都给过滤掉了。现在你要把舞台上三幕剧扩成36集电视剧,加那么多东西是否合适呢。”梁冠华说。

  他认为自己曾经扮演过的王利发这个角色是很关键的角色,“王利发这个角色演出的成败对这部剧的成败起了90%的作用,举足轻重。”

  改成影视作品很困难

  郑榕(人艺第一版《茶馆》中饰演常四爷)

  “名著改编剧有的可能不错,也有一些失败了,而《茶馆》本身是话剧本子,把它变成影视作品本身就有困难。”郑榕说,“谢添导演就曾经把《茶馆》拍成电影,他当时为了拍这个戏反复去剧场看演出,最后通过胶片算是把 《茶馆》给留下了,而且传播范围很广。但是于是之等一些老茶馆人看了还是觉得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他觉得把舞台剧拍成电影,达不到剧本里表现的效果,毕竟两种艺术手法不同。

  你能认可这些变化吗?

  将舞台艺术变成荧屏戏剧,必然存在着一些变化。而对于《茶馆》这样50年历久不衰的经典巨著来说,这种变化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王掌柜扮演者陈宝国

  电视剧写了王掌柜三个梦的破灭。另外,话剧中对王掌柜的家庭没有过多表现,在电视剧中表现了王掌柜的后院故事。

  秦二爷扮演者谢钢

  电视剧中将秦二爷建工厂的过程描述得更细致。秦二爷的戏加得不多,给他儿子加了一些戏。

  常四爷扮演者周里京

  常四爷加的戏不是特别多,主要突出善良性格,有些在话剧里仅以台词描述的情节在电视剧里有所延伸。有儿子,有老婆,他的儿子参加革命,戏很多。

  吴祥子扮演者梁天

  就是清朝时期的 “便衣”,在不公道的社会,他和宋恩子他们这种人反而很得意,作为反面人物,根据剧情发展有一些小任务。未加太多戏。

  庞太监扮演者张惠中

  剧中将用河北口音。话剧里说的庞太监的四个侄子落实了。

  竞报记者 郭慕华、李特/文 吴楠/制图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离线wolfkid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8-01-19
我总觉得陈宝国和梁天调一个儿那意思就对了。尤其陈宝国那双牛黄解毒丸式的眼睛一瞪起来,活脱就是一衙门口儿的差拨哥哥。外形上讲,梁天更具备酒肆茶馆生意人和气生财的模样,不过他似乎还演不了王利发这么复杂的角色。张惠中演太监?那胡子可得刮干净点儿,别回头一个大太监还青腮帮子 。好在这戏里的演员都是北京人,口条都没问题。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8-05-06
  原作简介

  三幕话剧《茶馆》是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一八九八年,满清王朝崩溃前夕,在北京裕泰茶馆里,茶客满堂。这里有好抱不平的常四爷,踌躇满志于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相看老婆的庞太监,贩卖人口的刘麻子……真是三教九流无所不有。精明强干的茶馆掌柜王利发,细心的照料着,对谁都是笑脸相迎。随着岁月的流逝,满清灭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王利发对茶馆进行改良,安上了留声机,把后院改成了公寓,准备重新开张。结果,钱被大兵抢走,侦缉队又来敲诈,王利发悲愤交加,感到前途渺茫生死难卜,但他仍在拼命支撑着这个老字号茶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给人民带来新的灾难,王利发苦心经营,大半生的茶馆也被特务霸占了去。绝望之余,他和两个老头以撒纸钱自悼,终于结束了自己饱经沧桑的一生。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老舍先生选取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的三个历史阶段,透过茶馆这一窗口,呈现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生死沉浮,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变迁;描绘了一幅近半个世纪旧时代的历史画卷。

  25集电视剧改编者叶广芩将原著进行了更深广的挖掘,使人物更立体,事件更生动。

  25集电视剧《茶馆》故事梗概

  戊戌变法刚刚失败,六君子菜市口血迹未干。

  裕泰茶馆少掌柜王利发从父亲手中接下茶馆,当天就将茶馆的规矩做了一些改革,他坚信,他会比父亲经营得更好。

  老茶客常四爷和松二爷因为在茶馆里说了“大清国要完”的话,被抓进了监狱。王利发出面,组织一条街的铺面联保常四爷和松二爷。茶馆的房主,商人秦仲义不在联保的折子上签名,他说他救的是国家,不是一两个人。

  年根底下,秦仲义来了,来要房租,提出明年房租长两倍。秦要办工厂,要实业救国。

  八国联军进北京,庞太监随慈禧、光绪西逃。城内火光四起,洋兵滥杀无辜。劫难过后,茶馆后院烧成一片焦黑。

  庞太监到茶馆来,西行护驾有功,老佛爷赏蓝顶子。他让刘麻子、唐铁嘴为他在北京城寻找上好宅基地,他要在紫禁城外建宅安家。

  在茶馆,买卖穷人家姑娘康顺子的交易成交,她被一乘小轿抬走了。

  康顺子被抬进庞家,成了奶奶。洞房之夜,变态的庞太监将康顺子整得苦不堪言。

  秦仲义的布销路很好,他在茶馆拍出钱票,要把宣武门里一条街买断,建立丹义火柴有限股份公司。

  进口料子充盈市场,秦仲义的产品开始滞销。秦仲义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秦利民的身上。但是秦利民年纪不大,却在观念上与父亲格格不入。

  门外有号外:宣统退位了。

  北洋时期,群雄四起,政局混乱,街面上散兵、马队、巡警、特务、打手、乞丐、妓女,让人眼花缭乱。

  松二爷经常领着自己的儿子松梅岑到茶馆来。松梅岑跟他爹如同一个模子磕出来的,小小年纪提笼架鸟,摇头晃脑,对于靠典当过日子的生活从不操心。

  庞太监被溥仪遣散出宫以后在家总是气不顺,他的几个侄子背地偷着刮他的钱,刘麻子抱了个三岁的小男孩到庞府,大洋300块,给庞太监当儿子,起名庞继祖。

  直隶军队与奉军在高碑店、琉璃河一带打仗,城里人心慌慌。

  有军官找到秦仲义,要他将火柴厂改军火厂,说可以得大利,秦仲义一口回绝。

  秦仲义的火柴厂被炸上了天。

  秦仲义织布厂的工人和电车公司、造纸厂的工人一起罢了工,织布厂领导罢工的是秦仲义的儿子秦利民。

  没钱又没权的庞太监被他的侄子们活活饿死,康顺子和庞继祖被赶出庞府。庞继祖改名换姓,叫康大力。他们被王利发收留。

  为追赶新潮,王利发买了个留声机,为茶客们放唱片。刘麻子应约到茶馆来做生意,被当做逃兵在街上砍了脑袋。秦仲义和儿子到茶馆来,秦仲义当着王利发的面让儿子签下契约,断绝父子关系。

  松二爷日子艰难,一院房也卖得差不多了,儿子松梅岑索性下海唱了戏,演青衣,竟然唱得很红。

  北平沦陷。

  松梅岑醉生梦死,松二爷暴尸街头。

  当亡国奴的艰难日子,几乎没有谁再来喝茶,凄凉寂寞的茶馆里只有三两个老茶客蔫头蔫脑地坐着。

  秦仲义的工厂因为受到物资限制,开不了工了,他忍痛遣散工人,让他们暂时自寻出路。

  日本人投降,美国人进了城,北京又改叫了北平。

  秦仲义的工厂当了美国兵的兵营,没有生活来源,他又闹了场伤寒,围巾破了窟窿,吡叽长袍也磨毛了边。

  王利发深感自己老了,他对茶馆的事情已经力不从心,很多事都得交给儿子大栓料理,茶馆已经凋零破败。

  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队伍在大街上喊着口号。

  小唐铁嘴、小二德子、小宋恩子、小刘麻子们集中在茶馆里大谈各自的经验,都有如鱼得水之感。小宋恩子知道王利发放康大力去了西山,扬言要将王利发抓进宪兵队。王利发知自己路已走到尽头,让儿媳妇带着孙女去追康大力,让她们不要回来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有送殡车走过,撒下纸钱,落在常四爷身上,他下意识地一张张拾起,有一双干枯的手将他搀起,是秦仲义。

  两个人跌跌撞撞互相搀扶着向茶馆走去。

  茶馆里,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老哥仨发了一通感慨,互撒纸钱,以慰灵魂……

  小刘麻子领着沈处长到裕泰茶馆来实地考察,他们发现茶馆的老掌柜王利发已经在小屋上了吊。

  北平的各大城门一个个关上了,解放军包围了北平。

  老城里,飞起一群鸽子……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8-05-06
不是36集吗,怎么又25集了
离线江南茉莉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8-05-10
引用第33楼穆阑2008-05-06 18:38发表的“”:
.......
老城里,飞起一群鸽子……


亲爱的,这一句看得我严重条反。。。。。。。这版是找的吴宇森当艺术总监吧……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8-05-10
从这个梗概里实在看不出什么来,还是等它拍出来吧。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8-05-11
有点反胃,《 茶馆》剧本本身就是合适演话剧的,拍成电影已经勉为其难了,还要拍电视剧,那得加多少白开水才能凑数啊!人家说情景喜剧少50集都不赚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